第677章 横扫漠南我自雄(下)(第2页)

 “卫军太强大,咱们万不是对手,赶紧带着族人向伊克昭盟迁移。鄂尔多斯部可是守护圣主成吉思汗陵寝的大部落,足足六个旗,可动员雄兵两万。咱们和鄂尔多斯部合兵,可以抵挡卫军”,鄂班沉思后说。

 伊克昭,蒙语意为“大庙”。十年前,鄂尔多斯部落六旗会盟于大庙王爱召,伊克昭盟成立。与其他盟由多个部落组成不同,组成伊克昭盟的六个旗同属鄂尔多斯部。成吉思汗去世后,部下将遗体迁往漠北草原时,在鄂尔多斯留有成吉思汗遗物的祭祀宫帐,初称“八白室”,后来称“鄂尔多斯”(突厥语,意为汗的殿宇、陵寝之地)。

 “为猛隼之羽翼,为驾辇之护卫,为刚毅之明君,将如山之白室,竭诚护卫着”这是蒙古文献对鄂尔多斯万户的记载。数百年来,忠诚的八白室侍卫一直守护着成吉思汗的陵寝,形成了受人尊重的大部落:鄂尔多斯部。

 听鄂班这么说,巴克巴海连连点头,“咱们这便去鄂锡喜峰,面见王爷”。

 他口中的王爷不是别人,乃是第三任伊克昭盟的盟长、多罗郡王固噜。鄂尔多斯部既然是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侍卫,自然是蒙古大汗的臣民,他们的首领也拥有济农(副汗)封号。可当年鄂尔多斯部长额磷臣与林丹汗交恶,济农封号被夺。其后,额琳臣与喀喇沁、阿巴噶诸部长击败林丹汗,投降满清,封多罗郡王,成为伊克昭盟第一任盟长。额磷臣没有儿子,死后王位落在侄儿巴图手中,是为伊克昭盟第二任盟长。两年前,清廷觉得巴图不太听话,以不孝母罪将其削爵革职,让巴图之兄固噜袭职爵,遂为伊克昭盟第三任盟长。固噜的性子比弟弟巴图沉稳,勇敢多谋,在漠南颇有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