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三关之二唾手得(上)(第3页)

 听了这话,其他降官,如王度、李应明、孙宗恺等,不由得白了郑国印一眼,那意思:汝逢迎上官无可厚非,可也不能信口雌黄、把黑的说成白的,真正是连脸皮也不要了也!郑国印对这些鄙夷的目光视如未见,与王度、李应明、孙宗恺等早就与卫军有联系、在大同“起义”的降官不同,他是被卫军包围后投降的,说话的底气差不少,要想获得主子欣赏,唯有靠“不要脸”三字耳。

 “好!借尔之良言,此番孤定要攻取太原,献太原山河于兄长!”苏穆尔乐得哈哈大笑。

 “王爷兵临偏头关后,请勿急着攻城”,郑国印忽又开口。

 “哦,这是为何?”苏穆尔觉得奇怪。

 郑国印略有些得意,“末将与署偏关营参将马之麟有旧,前些日子曾派人招降于他,此人虽未应允,可也未明确拒绝。末将觉得其未尝没有归顺之心,只是心中还有些犹豫,一旦我军兵临城下,他没了退路,必降无疑”。

 苏穆尔一愣,随即大喜,用力拍打了下郑参将的肩膀,“好尔个郑国印,此番若能兵不血刃夺取偏头关,尔当为首功”。蒙古汉子性情直爽,对人有了好感便喜欢拥抱、拍肩膀之类,这可不是无礼,相反是表示亲切的一种方式。

 挨了辽王殿下这一记,郑国印受宠若惊,浑身上下似吃了人参果般舒服无比,尤其是肩膀处,比平常轻快了三分,直着脖子吼道“王爷,末将不才,愿为先锋,为我军夺取偏头关!”

 ——

 山前山后十六州,

 天涯尽处是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