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事会(第2页)


 东侧院墙根底下,摆着一排八仙桌,上面放着些点心茶水,外带若干散座儿,此刻已经坐了不少人。


 大伙儿都在奉天做生意,即便互相不认识,只需攀谈两句,待到彼此报号,也都听说过对方的买卖铺面,比方说开当铺的穆逢春,设赌档的何边夏,开娼馆的叶知秋,办戏院的梅劲冬,都是商号比名号大。


 众人相继落座,闲言碎语,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儿。


 其间,大家忍不住暗中揣测,到底是谁在跟江家叫板,有人说是哨子李,也有人说是编筐老窦,说来说去,又想起来问,洋车行的秦爷怎么没来?


 总而言之,在座的都不是省油的灯儿!


 来的人也未必就忠心至诚,还有许多人是想趁机来江家看看,看看江家到底有多大损失,江连横到底还是不是江连横。


 聊着聊着,就有人起身叹道:“唉,前两天城里乱得邪乎,我那柜上还有不少事儿要办呢,我先失陪一步,就不跟老哥几个在这举了,我去跟东家说一声,告辞告辞!”


 说着,便起身走去灵堂,找江连横百般诉苦,道明缘由,说些“恕难奉陪,节哀顺变”之类的场面话。


 江连横也不虚留,立马招呼南风,将客人送出宅院。


 王正南迎来送往,也记下了不少客人的言行举止,抹身朝大宅二楼望去,就见窗内的帷幔轻轻浮动,胡小妍正暗中注视着院门外的来往客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将近晌午。


 天气逐渐暖和起来,那些年老体衰的故交方才陆续登门吊唁。


 这一批来客,都是老人儿,诸如江城海那辈的贾大夫等等,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岁,这些人早已过了盛年,平日里腰酸腿痛,不到日上三竿,简直没法出门活动,人来得虽晚,但却不是冲着江连横的面子,而是实打实地想要送许如清一程。


 贾易升领着长子贾书楷前来吊唁,颤颤巍巍地走进灵堂便开始哭天抹泪,再见到江连横,更觉得一代新人换旧人,嘴上仍旧不改当年的习惯,悲悲切切地说:“少爷,我前段时间还在寻思,抽空来看看许掌柜,可我这腿脚……唉,人不能等啊!”


 江连横说:“大爷,您派人送个信儿就成了,何必还亲自跑一趟呢!”


 “那不成,我得来看看许掌柜!”老爷子幽幽叹道,“唉,都走了,赶明儿我也该走了,我在这坐一会儿吧!”


 “好,东风,快叫人扶老爷子进屋歇歇!”


 话音刚落,就听见门外传来一声狼嚎!


 “老掌柜,福龙来看您啦!”


 江连横眉头一皱,敢情这大茶壶还没死呢!


 他原本不想接待,可福龙毕竟是大姑手底下的老伙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好把他轰出去,就让他进灵堂里拜了三拜。


 王正南送走福龙,紧接着又回来通禀道:“哥,裁缝铺的冯保全老两口子来了。”


 江连横一听,赶忙亲自去门外迎接,冯保全的媳妇儿是刘玉清,那是许如清的大师姐,论辈分,江家人得喊她一声姑。


 老两口七十多岁,也是颤颤巍巍的,都已显出下世的光景,在一双儿女的搀扶下,慢吞吞地走进江宅。


 冯保全开口就说:“东家,对不住,来晚了!”


 江连横急忙推辞道:“姑夫,您别这么叫我呀!”


 刘玉清摆摆手说:“江老板,一码归一码,叫东家也不算乱了辈分,那个……”正说着,就噼里啪啦地掉下眼泪,“我来看看如清,最后一面了,怎么也得来看一眼。”


 江连横侧身让道:“好,二位快请进!”


 冯保全夫妇走进灵堂,鞠躬致意,刘玉清强忍悲恸,脚步虚软不堪,非得由一双儿女搀扶着,才能勉强站立。


 双方礼毕过后,冯保全又请江连横借一步说话。


 “东家,我想跟您说个事儿……”老头儿搓了搓手,似乎有点难以启齿,“就是关厢动乱那天,我家城西分号遭了抢,损失不少,您看这……”


 江连横一听,立马皱起眉头,知道冯保全平时没少买江家的保险,便忍不住问:“姑夫,您这是……来找我理赔的?”


 “啊?”


 冯保全一愣,连忙摆手解释道,“不不不,咱们按理也算亲戚,这兵灾人祸的,还谈什么理赔呢?我真不是这个意思,可是您看,最近城里这么乱,那帮鬼子说是治安巡逻,其实就是敲诈勒索,这两天隔三差五就进我的店铺,不管看见什么,张手就要,后头跟着那帮二鬼子,那就更别提了,昨天明抢了我十二匹绸缎,照这样下去,我的生意就没法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