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广元寺(第2页)
为了留住他,朱棣决定由国家出资,为他修一座寺院。
这应该是朱棣对他所做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功臣最高的奖赏了。
不知是出于清静的考虑,还是别的原因,寺扯最终选择在大山里。
按民间的说法,这是皇帝出资给功臣盖的一座豪宅,超级豪华。¤`*狐?恋}1)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2,节ea
按照最初的设计,这座叫广元寺的佛教建筑,共分为四层院落,包括山门,罗汉堂,大雄宝殿,药王殿,以及各种偏殿,和僧侣们的生活配套设施等。
可惜姚广孝终其一生,也没能等来广元寺的完工。
广元寺开工日期是永乐十一年三月,总体完工是二十年夏,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
进度之所以如此缓慢,一则是皇家工程,质量要求高,二来由于是大山里,交通不便,也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姚广孝最终没有活到新家使用的那一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住在清云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其间在建设大雄宝殿时,他在人们的搀扶下,在那儿临时住了几日,也算完成了心愿。
当年建设广元寺时,可是个大工程,然而由于地方偏僻,所以民间知道的并不多。
这与官府对这个地方的封锁有很大关系。
为了防止这个地方的刁民死灰复燃,重新聚义威胁朝廷,元政府把这一带的居民,尽皆搬迁他处。
到了朱棣时,承袭了这一制度,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原有基础上,把广元寺北边,原本不属于控制的地区,也在这一次的规划中加了进去。
并视为重点地域,别说建村,连动一铲子土都不行,都是非法的,谁违犯了,都要追究责任。
因此,直至今日,这一带对周边居民来说,仍充满了神秘。地块仍未向附近村民开放,除了僧人外,这儿从没来过外地人,更没有香客。
平时,这个寺院是不对民众开放的。僧侣们的一切生活开销,不是来自于民间的捐赠或香火钱,而是来自皇宫的赏赐。
作为寺院投资人,寺院建成后,朱棣被邀参加佛像开光典礼仪式,大受欢迎。
在那次仪式上,朱棣一次性向寺庙捐了许多钱。期间数度哽咽,泣不成声,数次念叨姚广孝名字,以表示对这位去世贤臣的怀念。
后来,在剩余的两年岁月里,朱棣又给了寺院许多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