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藏宝猎人

第17章 和慧能在一起(第2页)

 

由于他在民间的巨大威信,他从哪儿得到的这笔建寺资金,时间一长,也被人们淡忘了。

 

张信见到他时,他正好八十八岁高龄。

 

虽然年迈,但仍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人们说,他的状态之所以这么好,全是因为白云寺的缘故。

 

他为了宣传佛法,普渡众生,付出那么多,理应得到回报,长寿是应该的。

 

他和张信谈的很愉快。

 

当张信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他竟然说想回母国看看。

 

说从出来后,就来到了这儿,快五十年了,没有回去过,想回家乡看看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年轻时事多,抽不出回家的时间。

 

现在有时间了,人又老了,似乎回乡更难。

 

怕路途遥远,关山阻隔,万一有了差错,回不来。

 

八十多岁,是个到别人家做客都遭嫌弃的年龄,况且长途跋涉。

 

真怕一口气上不来,断了性命。

 

按理说,能倒在故乡的土地上,也算叶落归根了,是好事。

可是他太夸欢白云寺这个地方了,他希望自己百年后,长眠这儿。

 

二人谈的很好,几乎无话不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张信几次辞别,都被阻止。能和故国的人在一块说话聊天,是件很愉快的事,况且二人又那么谈的来。

 

在离开白云寺的最后一天,像许多人一样,心存疑惑的张信,终于忍不住了,问:“大师,您突然之间,就拥有无数的钱,用这些钱修起了白云寺和白云塔,这是一笔不小的花销,请问,您是如何筹集到这笔钱的?”

 

这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慧能立马变得面色凝重,神情紧张起来。

 

看来他在人面前可不想谈这个问题。

 

“哦,你也想知道?”

 

“是的,我对此充满了好奇。”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问我了,我一概没有绐出他们答案,”慧能小芦说。

 

“是的,我知道。”

 

“主要是出家人不打逛语,怕佛祖怪罪。说实话,又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所以我从来不谈起这方面的话题,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今天,你又向我提起这个话题,作为我最重要的客人,我当然要满足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