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藏宝猎人

第29章 追踪疑犯(第2页)

 

除了一个落款外,信上日期什么的,一概没有。

 

从字里行间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来。

 

看来这个万忠对于保密,做的相当到位。

 

不过多敏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对这个万忠的身份信息,做出了分析。

 

他认为,这个万忠在明朝廷里担任一定的官职,有面见皇上的资格,所以才能有机会知道这个只有皇帝才掌握的秘密,并且接受皇帝委托,带走了小公主。

 

不是绝对心腹,不会有如此待遇。

 

可是通过调查档案,当时并没有叫这名字的高官,这个人就像是凭空冒出来似的。

 

由此多敏判断,这个可能不是个真名字,而是为了特殊的需要,使用的一个假名字。

 

这就增加了难度。

 

因为一些在朝廷上有影响的人,很容易查到。

 

毕竟改朝换代才两年。

 

但是如果使用化名,那就不好说了。

 

只能从失踪的前高官中寻找线索。

崇祯的高官,除了一部分战死,一部分闲置在家,其余的都是投诚派。他们脱下了大明的朝服,换上了马褂,摇身一变,又成了新政权的高官。

 

但是失踪者的,并不多。并且从综合考量上,他们多数人也不具备上述能力

 

另一方面,他们对姚彬的身份也进行了调查。

 

身份已经确定,就是一个公公,所以查起来相对容易。

 

因为公公出现的地方,只有皇宫和王府。

 

明王朝有一个规定,亲王是不允许留守京城的。成年后的他们一定要去自己的封地,否则会被视为不遵守祖制,要受惩罚的。

 

而且他们使用公公的人数也很少。

 

公公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皇宫。

 

监狱人员很快给姚彬画了像,然后让那些幸存下来的太监,宫女相认。

 

崇祯垮台后,有相当一部分官女,大监存活了下来。他们中的大部份还生活在北平,靠着以往的积蓄,日子还算过的去。

 

找了十个公公,都摇头,说不认识。

 

这也不奇怪,皇宫里公公很多。有伺候皇上衣食起居的,有打扫庭院卫生的,有负责伙食的。包括王后,嫔妃,他们都有自己的专属太监。

 

这么说吧,除了皇帝一家,可以有正常男人外,这里面来来往往的男人们,都是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