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藏宝猎人
第7章 准备下山(第2页)
原因是这支队伍,曾和吴三桂有过亲密合作,后来虽然从吴的所属部队中分化出来,独立成系,但李标曾经是吴三桂的一名手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吴三桂封王后,二人经常保持着书信联系。
后来吴三挂造反,首先想到的便是李标。
那时李标驻军湖南,手下有两万精兵。
吴三桂希望他起兵响应,并许下了丰厚的条件。
答应取得天下后,将把湖广割让给他,让他自立为王。
条件很诱人。
但李标接信后,迟迟未见动静。
后来这封信便到了朝廷手里,连同李标的一份奏折,一同摆在了康熙的案头上。
信中摆明了自己的态度,绝对忠于朝廷,拒绝与叛军合作,此举令康熙大为满意,官职直接提升一级。
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康熙,并不那么好糊弄。
接到李标转来的信后,康熙和其幕僚立即进行了分析。后认为,这个信在他手里好长时间了,之所以到这个时候才交上来,这期间,李标也在犹豫。
想把利益最大化,看投奔谁才最合适。
最后还是觉得留在康熙阵营最符合自己的利益。
但自己与吴三桂的关系并不是什么秘密,考虑再三,他就把这封信献了出来,以表示自己态度。
这当然不能消除康熙对他的疑心,于是便把他的部队借故调到了河南。
在这儿,康熙略施小计,以借调的名义,从李标手中抽调走了一万精兵,极大减少了其拥兵自重的威胁。
然后,又把他调到了京城驻防。
名义上是镇守京城,实则是便于监视。
几经折腾,李标手下还剩八干兵马,大伤元气,已没有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了。
张信是最近才得到这个消息的,他想通过方静策反李标的想法,更加坚定。
他已经向山下派了好几拨人马。
张龙也马上要下山,他肩负的任务比较重。
他要在中原众多的分舵之中,选一处最有实力,最忠诚的地方,选为兵变总部。
一旦确定这个地方后,将对这个地方格外照顾,要从外舵调派兵力,以保证这个地方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