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根源问题(第2页)

因此,数千年来,自然教会始终维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生存模式:他们依靠能力者猎杀高原上的异兽,将其肉质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去除其中蕴含的狂暴能量后,再分发给辖区内的普通人作为口粮。

这看似简单的供给链条,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代价——异兽的猎杀难度极大,处理工艺复杂且耗时,每一份肉干都凝聚着能力者的汗水与风险。

这种依赖异兽生存的方式,注定了成本高昂而产量微薄。

每一头异兽的捕获都可能伴随着能力者的伤亡,每一次处理都要消耗珍贵的能量资源。

这直接导致自然教会辖区的人口规模被死死限制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多一分则口粮不足,少一分则劳动力匮乏。

这个看不见的枷锁悬在所有人头顶,让他们时刻紧绷着神经——一旦人口超出限度,那脆弱的生存平衡便会如冰面般碎裂,引发的饥荒与混乱,足以动摇教会千年来的根基。

在这般被生存枷锁牢牢困住的境地下,自然教会的实力上限早已被悄然锁死。

他们的力量规模始终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区间——足以对神州国先导会构成持续的骚扰与威胁,让对方无法彻底忽视其存在,却又远未达到能撼动对方根基的程度,始终处于神州国能够掌控和处理的范围之内。

这样的局面固然能让自然教会在雪域高原暂时苟存,靠着贫瘠的资源与有限的人口勉强维持传承,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旦神州国那些坐镇一方的泰斗级强者腾出手来,将目光真正投向这片冰封的高原,失去了“对方无暇顾及”这层保护伞的自然教会,等待他们的必然是雷霆万钧的碾压,届时便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

为了延缓那一天的到来,自然教会几乎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谋划。

他们或在边境制造摩擦,或暗中扶持反对势力,用尽一切手段牵制神州国的精力,只为让那些高高在上的泰斗级能力者始终被琐事缠身,无暇西顾。

可这种做法终究是饮鸩止渴——每一次挑衅都在加深双方的仇恨,每一次冲突都在激化彼此的矛盾。
自然教会在神州国的“清理名单”上,正随着仇恨的累积一步步向前挪动,距离那道毁灭的红线越来越近。

这种“越对抗越危险,越危险越对抗”的恶性循环,如同无形的绞索,正一点点收紧。

也正因如此,白磬的计划才能在长老会获得全票通过。

除了他大宗师的身份带来的威望与说服力,更关键的是这份计划直指核心困境——它承诺将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扭转自然教会的被动处境。

这一点,远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能打动那些执掌教会命运的长老。

在自然教会的构想中,一旦他们拥有了泰斗级的力量——哪怕只是短暂爆发、无法稳定掌控的力量,也足以让整个局面发生质变。

这份力量将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底气,让他们有资本冲破雪域高原的桎梏,将势力范围向更广阔的天地延伸。

而与雪域高原相邻的益州大地,早已是自然教会觊觎百年的目标。

那片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土地,气候温润,物产丰饶,既有连绵的沃野可供耕种,又有密布的水系滋养万物,与贫瘠的高原形成天壤之别。

教会上下对这片宝地早已垂涎欲滴,无数次在地图上描摹着将其纳入版图的场景。

他们坚信,只要手握泰斗级力量拿下这天府之国,困扰教会千年的生存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充足的粮食将支撑人口规模突破原有的极限,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会充实能力者的队伍,资源的富足又能反哺力量的提升。

届时,自然教会的实力将如滚雪球般水涨船高,彻底摆脱“被锁死”的命运。

按照这样的蓝图持续发展下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自然教会便能积蓄起足以与神州国先导会分庭抗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