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研究(第3页)
但他有旁人没有的优势——速度类能力者的极致“学习速度”。
这种速度并非单纯的“阅读快”,而是能通过能力加速大脑的信息处理与记忆整合。
常人需要逐字逐句理解的理论,他能让大脑在短时间内快速筛选关键信息;别人需要反复推导才能记住的公式,他能通过能力强化记忆神经元的连接,将复杂的逻辑链一次性“刻”进脑海。
甚至连药剂合成的步骤演示,他都能放慢画面细节,再用能力加速学习过程,让一个小时的观看与理解,抵得上常人一两个月的反复练习。
就像此刻,他捧着《药剂合成原理》,指尖微微泛起淡白色的能量光晕——这是他在速度能力基础上,摸索出的“思维加速”用法。书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翻动,大脑却在同步处理每一页的内容:从基础的元素配比,到不同药剂成分的反应原理,再到合成过程中需要规避的风险点,所有信息如同溪流般涌入脑海,被快速分类、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仅仅一个小时后,他合上书本,再看向实验室里正在合成的基础疗伤药时,已经能通过观察药剂的颜色变化、气泡密度,精准判断出合成进度与是否存在配比偏差——这份进步,若是换做常人,至少需要两个月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
可即便如此,速度类能力者转行去搞科研的情况,在整个能力者世界里也极为罕见。
大多数速度类能力者,从觉醒能力的那一刻起,便将精力集中在“强化速度本身”上——如何让自己跑得更快,如何在高速移动中更灵活地躲避攻击,如何用速度提升战斗时的爆发力。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能力还能用于“加速学习”,更没想过要走上科研这条与“战斗”毫无关联的道路。
究其根本,是“思维惯性”与“现实选择”的双重影响。
在这个异兽横行、势力割据的世界里,从未有过“速度类能力者靠科研成功立足”的明确例子。
所有能力者从小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力量决定地位”的故事——高级能力者能获得家族的资源倾斜,大师级能力者能成为一方势力的核心,宗师级能力者更是能左右一个区域的格局。
这些例子不断强化着一种认知:只有提升自身的战斗能力,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安稳,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既然没有先例证明“科研能让速度类能力者获得同等地位”,那么绝大多数能力者,自然不会冒着风险去尝试一条未知的道路。
他们宁愿将时间花在打磨战斗技巧、寻找提升速度的资源上,也不愿静下心来学习看似“无用”的科技知识——毕竟在异兽突袭时,能救自己命的是极致的速度与锋利的武器,而不是脑海里的公式与理论。
更重要的是,“掌握自身力量”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当一个人能凭借自己的速度,在异兽的利爪下逃生;能靠着自己的力量,保护想要保护的人;能因为自身的实力,获得他人的敬畏与尊重时,他便会本能地想要将这份“安全感”牢牢抓在手里。
而科研工作需要依赖实验室、设备、团队协作,成果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显现,甚至可能投入大量精力后毫无收获——这种“不确定性”,与能力者追求“绝对掌控”的心理完全相悖。
张玉汝之所以会选择学习科技知识,并非想要转行搞科研,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目标——他需要看懂柳家实验室里的药剂数据,才能找到对方快速崛起的秘密;他需要了解异兽的生理结构,才能在战斗中更精准地攻击要害.
他的“学习”,本质上还是为“力量”服务,是为了让自己的速度能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合上资料架上的书本,张玉汝将刚学到的药剂知识与之前收集到的信息对比,心里对柳家的秘密又多了几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