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章 邀约

顺着那些数量反常、根系藏着秘密的植物往下追查,张玉汝像是握着一把打开暗室的钥匙,一点点摸清了柳家深埋在云溪镇地下的隐秘。

他常常在深夜借着夜色掩护,躲在柳家宅邸外围的古树后,运转「造化之眼」细细探查——那双眼能清晰映出植物根系在土壤深处织就的“能量网络”。

淡绿色的能量如同细密的溪流,顺着根茎的脉络缓缓流向实验室的方向,在地底汇聚成一道较粗的“能量河”,最终注入实验室墙体下埋设的暗槽。

而从工厂那边反哺回来的暗灰色物质,则像带着黏性的墨汁,沿着同样的根系通道,缓慢渗透进每一株植物的根茎,让叶片边缘隐隐泛起一层极淡的灰光。

不止是能量传输的脉络,他还从根系残留的物质痕迹里,捕捉到了更关键的信息:那些暗灰色物质中,混着一种带着荧光的细微颗粒,颗粒的能量波动与他前几日在云溪镇后山见到的“幽荧草”极为相似。

那是一种只在云溪镇后山阴湿岩缝里生长的植物,叶片呈半透明的淡蓝色,夜里会透出微弱的荧光,汁液带着淡淡的苦涩味。

结合这些痕迹与柳家近期频繁采购的药材清单,张玉汝不难推断出:柳家正在秘密研发一种新型能量药剂,而这种幽荧草的提取物,正是药剂的核心原料之一。

这些信息若是泄露出去,价值难以估量——无论是卖给与柳家在云溪镇明争暗斗的魏家,让魏家能针对性地破坏柳家的药剂研发。

还是传给雍州境内那些对新型能量药剂虎视眈眈的大家族,比如掌控着半数药材贸易的王家、擅长药剂改良的孙家,对方必然会给出一笔足以让普通人几辈子吃喝不愁的价钱。

新型能量药剂背后牵扯的,不仅是技术壁垒,更是能改变势力格局的资源掌控力——谁先掌握稳定的量产技术,谁就能在异兽袭扰日益频繁的当下,为自家护卫队提供更强的能量支持,进而抢占更多的生存空间。

可张玉汝捏着从植物根系上取下的荧光颗粒,指尖轻轻捻碎,眼神里没有半分对“财富”的觊觎。

他的注意力始终锁在最初的那个疑问上:就算这些植物能搭建地下能量网,为药剂研发输送能量、传递原料,能分担工厂提炼原料时的部分压力,也绝不足以解释柳家药剂研发速度的“反常”——这速度快得像是在违背常理。

他太清楚正常的药剂研发流程了:光是配方调试,就要反复试验几十上百次,从原料的配比、提炼的温度,到能量注入的强度,每一个参数都要精确到毫厘,稍有偏差,药剂要么失去效力,要么产生剧烈毒性。

后续的稳定性测试,更是要在不同环境、不同体质的测试对象身上验证,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最后到批量生产前的风险评估,还要模拟各种极端情况,确保药剂不会在实战中出现意外。

可柳家呢?从半个多月前有护卫队成员无意间透露“家族在研发新药剂”,到上周他捕捉到药剂半成品的能量波动,前后不过十几天,这速度简直像是跳过了所有关键环节,直接拿到了成品配方。

一种强烈的直觉在张玉汝心底翻涌:柳家一定在走“捷径”,而这条捷径,大概率是人体实验——而且是规模不小的人体实验。

只有用人体直接测试药效,才能跳过漫长的动物实验与计算机模拟分析,用最“粗暴”也最“高效”的方式,快速获取药剂的副作用反应、安全剂量阈值、能量吸收效率等关键数据。

毕竟动物的体质与人类差异太大,模拟分析又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人体反应,唯有活人实验,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到最精准的研发数据,让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他甚至能在脑海里勾勒出那些实验体的模样:可能是从云溪镇周边废弃聚居地掳来的流浪者,他们无家可归、无人牵挂,消失了也不会有人追查;也可能是走投无路的穷苦人,为了给家人换一口吃的,签下了“生死不论”的协议,成了柳家实验室里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