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能力太常见啦此夜曲中
第 23章 视野(第3页)
说罢,便带着人快步融入了街上的人流。
其他护卫得了空闲,顿时松了口气,纷纷卸下行李,聚在院子里商量着去哪里消遣。
有人拍着胸脯提议:“听说长安西市的‘醉仙楼’,不仅有上好的女儿红,还有西域来的舞姬,咱们去开开眼?”
还有人附和:“我听人说东市的勾栏里,有会耍‘火焰戏法’的艺人,比咱们云溪镇的杂耍好看多了!”
几人越说越热闹,见张玉汝站在一旁整理行李,便热情地凑过来邀请:“姜先生,一起去呗?咱们这一路辛苦,正好去放松放松!”
张玉汝却笑着摇了摇头,指了指屋里的被褥:“不了,这一路舟车劳顿,我打算先歇会儿,养养精神。你们玩得开心些,注意安全就好。”
他这话半真半假——确实需要调整状态,但更重要的是,他没心思去酒楼勾栏寻乐,心里还惦记着要打探消息。
护卫们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勉强,嬉笑着结伴出了门。
小院里很快安静下来,小雪在屋里摆弄着从云溪镇带来的行李,张玉汝叮嘱了她几句“别乱跑,有事就喊我”,便在留下了一具分身之后,换了身更不起眼的粗布短衫,悄悄出了门。
他没往繁华的西市或东市去,反而拐进了附近一条相对僻静的街巷。
街巷尽头,有家挂着“老酒馆”木牌的小店,门面不大,门口摆着两张旧木桌,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坐在桌旁喝酒聊天,透着一股市井的烟火气。
这正是张玉汝要找的地方——比起那些装潢精致的酒楼,这种小酒肆才是真正“鱼龙混杂”的地方,往来的多是脚夫、商贩、巡逻的士兵,他们嘴里聊的,才是最真实的长安近况。
张玉汝挑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最便宜的米酒和一碟茴香豆,便安静地听着周围人的谈话。
邻桌两个脚夫正聊着异兽袭扰的事:“你听说了吗?上周长安城外的‘黑风坡’,又有异兽出没,据说伤了好几个商队的人,魏家的护卫队去了三天,才把那异兽给杀了!”
另一个脚夫接话:“可不是嘛!我听我们掌柜说,魏家最近可忙了,不仅要护着赵家的粮队,还要帮秦家守矿山,连护卫的工钱都涨了两成!”
不远处,两个商贩模样的人则在议论柳家:“柳家最近在长安动静不小啊,我昨天路过他们的药材铺,见他们拉了不少新货,听说是什么‘新型疗伤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你可别买!我听魏家的人说,柳家的药是‘急功近利’做出来的,说不定有副作用!”
张玉汝端着酒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在心里——魏家的动向、柳家药材铺的情况、城外异兽的分布,这些看似零散的消息,或许能帮他拼凑出更多线索。
他偶尔也会插一两句嘴,装作好奇的外地商贩,问些“长安哪个家族势力大”“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之类的问题,对方虽然见他面生,但看他如此随意,也没多想,随口便答了。
一壶米酒快喝完时,张玉汝已经摸清了不少情况:魏家近期确实在大肆扩张护卫业务,隐隐有垄断长安城外城安保的趋势。
柳家的药材铺最近遭到了不少“匿名举报”,说是“药材来源不明”,虽没被查封,却也影响了生意。
还有人提到,长安城南有处废弃的工坊,最近常有魏家的人出入,具体在做什么,却没人知道。
这些信息让张玉汝心里多了几分计较——魏家对柳家的打压,果然已经延伸到了长安,这些信息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什么东西,但也不能够放过。
其他护卫得了空闲,顿时松了口气,纷纷卸下行李,聚在院子里商量着去哪里消遣。
有人拍着胸脯提议:“听说长安西市的‘醉仙楼’,不仅有上好的女儿红,还有西域来的舞姬,咱们去开开眼?”
还有人附和:“我听人说东市的勾栏里,有会耍‘火焰戏法’的艺人,比咱们云溪镇的杂耍好看多了!”
几人越说越热闹,见张玉汝站在一旁整理行李,便热情地凑过来邀请:“姜先生,一起去呗?咱们这一路辛苦,正好去放松放松!”
张玉汝却笑着摇了摇头,指了指屋里的被褥:“不了,这一路舟车劳顿,我打算先歇会儿,养养精神。你们玩得开心些,注意安全就好。”
他这话半真半假——确实需要调整状态,但更重要的是,他没心思去酒楼勾栏寻乐,心里还惦记着要打探消息。
护卫们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勉强,嬉笑着结伴出了门。
小院里很快安静下来,小雪在屋里摆弄着从云溪镇带来的行李,张玉汝叮嘱了她几句“别乱跑,有事就喊我”,便在留下了一具分身之后,换了身更不起眼的粗布短衫,悄悄出了门。
他没往繁华的西市或东市去,反而拐进了附近一条相对僻静的街巷。
街巷尽头,有家挂着“老酒馆”木牌的小店,门面不大,门口摆着两张旧木桌,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坐在桌旁喝酒聊天,透着一股市井的烟火气。
这正是张玉汝要找的地方——比起那些装潢精致的酒楼,这种小酒肆才是真正“鱼龙混杂”的地方,往来的多是脚夫、商贩、巡逻的士兵,他们嘴里聊的,才是最真实的长安近况。
张玉汝挑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最便宜的米酒和一碟茴香豆,便安静地听着周围人的谈话。
邻桌两个脚夫正聊着异兽袭扰的事:“你听说了吗?上周长安城外的‘黑风坡’,又有异兽出没,据说伤了好几个商队的人,魏家的护卫队去了三天,才把那异兽给杀了!”
另一个脚夫接话:“可不是嘛!我听我们掌柜说,魏家最近可忙了,不仅要护着赵家的粮队,还要帮秦家守矿山,连护卫的工钱都涨了两成!”
不远处,两个商贩模样的人则在议论柳家:“柳家最近在长安动静不小啊,我昨天路过他们的药材铺,见他们拉了不少新货,听说是什么‘新型疗伤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你可别买!我听魏家的人说,柳家的药是‘急功近利’做出来的,说不定有副作用!”
张玉汝端着酒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在心里——魏家的动向、柳家药材铺的情况、城外异兽的分布,这些看似零散的消息,或许能帮他拼凑出更多线索。
他偶尔也会插一两句嘴,装作好奇的外地商贩,问些“长安哪个家族势力大”“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之类的问题,对方虽然见他面生,但看他如此随意,也没多想,随口便答了。
一壶米酒快喝完时,张玉汝已经摸清了不少情况:魏家近期确实在大肆扩张护卫业务,隐隐有垄断长安城外城安保的趋势。
柳家的药材铺最近遭到了不少“匿名举报”,说是“药材来源不明”,虽没被查封,却也影响了生意。
还有人提到,长安城南有处废弃的工坊,最近常有魏家的人出入,具体在做什么,却没人知道。
这些信息让张玉汝心里多了几分计较——魏家对柳家的打压,果然已经延伸到了长安,这些信息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什么东西,但也不能够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