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渝爱二顺渝可

第2212章 酝酿一个悲剧(第2页)

 七宝手里的毛笔暂停,不敢相信。

 “包打听”赵中也大吃一惊,暗忖:不像啊?是不是故意骗我们?

 赵中并非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傻子,他平时到处串门子,听别人吹牛,在数不清的唾沫星子里练出一套“辨别真伪”的本事。

 他的本事如同狐狸,不过此时没有他插嘴的份,他只能一边听,一边在心里琢磨。

 七宝也没质疑周叔,手中的毛笔继续书写,如同行云流水。

 周叔说:“那本是急性毒药,一吃就会发作。但我为了掩人耳目,把毒药下在一块果脯中。”

 “那天是吕新词的生辰,吃的东西很丰盛。刚开始,吕新词吃饱喝足,并不会一下子把那堆果脯都吃光。”

 “等到他把那块有毒的果脯放进嘴里,吞下去时,已经是接近晚饭时。”

 “那天,我负责送早饭,吕夫人亲自送午饭,书童负责送晚饭,如此一来,我的嫌疑反而最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宝一边如实记载,一边暗暗惊叹这人的聪明。

 周叔继续交代:“下毒之事,吕老爷和吕夫人事先都被瞒在鼓里。”

 “此事是少夫人韦氏暗中说服我,劝我动手除掉祸害。”

 赵东阳一听,惊得倒吸一口凉气,暗忖:韦氏?春喜的妹妹韦夏桑!居然如此心狠手辣?

 周叔继续说:“韦氏平时让小少爷吕贤才叫我周爷爷,十分亲切。”

 “她经常受吕新词打骂,我本就同情她,再加上小少爷吕贤才小时候天真可爱,讨人喜欢,所以我在私下里帮过他们母子几次。”

 “等到吕老爷迫于朝廷的压力,把吕新词囚禁于大牢时,韦氏突然向我坦白,说担心吕新词会杀掉儿子吕贤才。”

 “当时,她哭得很可怜,我便问她,做父亲的为何要杀掉儿子?当时小少爷吕贤才仅仅一两岁而已,什么坏事也没干,我实在是想不通,所以一再追问。”

 “韦氏说,吕贤才并非吕新词的亲生骨肉。她又说,吕新词曾经得罪过唐风年,差点强抢唐风年的妻子赵宣宣,这些是她从书童口中听来的。”

 “她认为唐风年会报复吕新词,甚至连累吕老爷。只有杀掉吕新词,才能一举两得,断绝后患。”

 “当时,唐风年已经是京城大官,我经过多方打听,证实吕新词确实得罪过唐风年。”

 “为了保护吕老爷和小少爷吕贤才,我便自作主张,瞒着吕老爷,下毒毒害吕新词,目的就是长痛不如短痛,如同剜掉脓包,除掉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祸害。”

 ……

 七宝担心周叔口干舌燥,吩咐小厮帮忙添茶水。

 这一审,足足审了三天三夜,弄清楚许多谜团。

 李居逸和乖宝看到那些供词时,都忍不住惊叹连连。

 王玉娥也好奇地打听陈年旧事,比如韦夏桑是怎么死的?韦秋桂又是怎么和朱家反目成仇的?方哥儿的亲爹究竟是谁?等等。

 乖宝先叮嘱她保密,然后才以悄悄话的方式告诉她,又说:“目前这些事只是周叔的一面之词,证据不足。”

 “所以不能公之于众,还需要细查。”

 — —

 因为坦白从宽,价值巨大,周叔所在的那间牢房变成世间最舒适的牢房。

 不仅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睡的地方增加竹床、桌子,桌上摆鲜果、糕点、茶水。

 一日三餐都吃得饱,吃得好。

 当周叔需要沐浴或者如厕时,在官差的监视下,他可以从牢房里走出来,有尊严地解决那些麻烦。

 而且,七宝还给他提供笔墨纸砚,让他亲手书写这辈子的回忆。留下文字,让后人去评说,才算不枉此生。

 但周叔毕竟年纪大了,牢房里又日夜难分。

 所以,他经常打盹,那些旧事和故人常常去他的梦里找他。

 “为什么要杀我?”

 “为什么要害我?”

 “我的头,我的头掉了,还给我,还给我……”

 时至今日,周叔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半夜去如厕,结果被杀手用锋利的刀砍断脖子,身首异处,脑袋掉进臭茅坑里的汪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