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2章 问心无愧的人,心里有鬼的人(第3页)
她脑子里免不了胡思乱想:男子有钱就学坏……方哥儿如今发财了,是不是开始瞧不起我这个大姨了?而且,他急着把那一匣子钱财都花掉,是不是信不过我?认为我保管不好?是不是那个刘老头在背后撺掇的?
当晚,韦春喜一个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窝火,睡得很不好。
与之相反的是——另一张床上,顺哥儿在梦里吃西瓜,啃排骨,吃莲子绿豆百合银耳羹,津津有味。方哥儿打定主意,明天就去买下那处特殊的宅院,为了早睡早起,他让自己心平气和,不再多想。
第二天天一亮,方哥儿和韦春喜都起得早。
韦春喜一边干活,一边絮絮叨叨,啰里啰嗦,话里话外都是劝方哥儿不要买那个宅子,最好另外挑一处,或者全部买田买地。
她又说:“像付青那样,承包一座山,也不错。”
方哥儿猜出大姨的小心思,但这次他不打算做乖乖听话的绵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他在尸骨案刚爆出来时,就去那处宅院外面看过。他之所以想买,并不仅仅是贪便宜,还因为那处宅院虽然不是位于热闹的街市,但一打开大门,门外就是宽敞的大道,适合跑马车,不像那些七拐八弯的小巷子里的人家。
而且,这宅子距离石师爷以前的宅院不远。石师爷以前直接在家里办学堂,方哥儿心想:有样学样,我也可以用这样的宅子做点什么生意。
所以此时此刻,任凭韦春喜啰嗦一大堆,方哥儿只是沉默地听着,心里的主意并未动摇。
—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啷个哩儿啷,啷个哩儿啷……”
赵中吃完早饭,嘴里叼根草,一路上哼唱自编的小曲,怪腔怪调,摇头晃脑,自娱自乐,进城去做他的掮客生意。
因为他经常跑去官府找赵东阳,所以官差都认识他。
城门口的官差恰好得到赵东阳的吩咐,一看见赵中过来,就大声说:“阿中爷爷,赵地主爷爷让您快点去一趟,有事找您。”
赵中把嘴里那根长长的草拿出来,笑道:“你小子,一口一个爷爷,把我给叫老了。”
说笑几句,他加快脚步,往官府走去,暗忖:东阳又有啥好事找我?
一见面,赵东阳就开门见山地说:“我家一亲戚想买最近闹大事的那处凶宅,他不会讨价还价,你去帮他把把关,行不?”
赵中笑眯眯,像个狐狸,说:“这买卖划算!”
“给多少好处费?”
赵东阳叹气,拍打膝盖,说:“我如今也穷了,哪有钱给好处费?”
“何况这事又不难,那个院子的主人正愁卖不掉呢!”
“我请你喝酒吃饭,行不?”
赵中把脑袋凑近一点,挤眉弄眼,小声说:“让那个买宅院的亲戚给我点好处,行不行?”
“做掮客生意,不能破例,否则一传十十传百,以后个个都想让我白帮忙。”
赵东阳抚摸胖肚皮,犹豫片刻,暗忖:方哥儿那孩子小时候命苦,好不容易发笔财,哪懂这么多人情世故和弯弯绕绕?我既然答应帮他,就不能让他吃亏。
于是,赵东阳妥协:“我送你一只烤鸭、一坛酒,你别再收好处费,我们保证替你瞒着,答不答应?”
赵中眼珠子灵活地一转,暗忖:我常来东阳家蹭饭,如果这次不给他面子,恐怕他以后也不给我面子。
于是,他假装爽快,大手一挥,笑道:“东阳,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这样办!”
“有我在,这买卖肯定做得漂亮、划算!”
“你那个要买宅院的亲戚是不是赵理和小麻雀?”
王俏儿的外号广为流传。
赵东阳笑道:“不是俏儿,是方哥儿想买。”
赵中顿时眼睛冒精光,心里一下子涌出许多猜测,问:“那个身世遭受非议的方哥儿?他哪来那么多银子?是不是他亲娘留给他的?”
赵东阳收敛笑容,如同晴转阴天,小声说:“不是你想的那样,他的银子跟朱家没关系,你帮忙保密,避免闹得沸沸扬扬。”
“另外,讨价还价的时候,别提起我和居逸,也别提官府,免得别人说咱们仗势欺人。”
由于周叔的杀人案是不公开审判,所以就连赵中这样的“包打听”也暂时被蒙在鼓里。
赵中爽快答应,去找方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