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时代下的英雄

……

 

再过一个月左右,便是倭寇走私活跃的季节了,戚继光开始为‘迎接’倭寇做准备。

 

整日练兵……

 

誓要把俞大猷拉高的战损比给降下来。

 

想当初,他剿倭那会儿有一次中了倭寇埋伏,还是一千对四千,那也是己方折损最大的一次战役,杀敌千余,己方……足足牺牲了三个士卒。

 

可交给俞大猷没两年,愣是牺牲了七十九个。

 

戚继光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埋怨俞大猷的,他引以为傲的战损比,被俞大猷拉下来一个档次。

 

李青没急着走,经常旁观戚继光练兵,一边学习其中门道……

 

虽然他是铁打的监军,无论兵法战策,还是实战经验,都极其丰富,但将心比心,置身于主将的位置,他自问做不到戚继光这般恐怖的战损比……

 

当然,若是只他一人出战,那另说。

 

李青可不是心血来潮,这么多年的政治经验告诉李青,大明早晚要收拾一回小鬼子。

 

无他,自成化朝至现在,日本国就一直处在战乱之中,统一的土壤逐渐成型,可统一之后当权者便会发现,他们已经要活不起了。

 

到了那时,就只能去掠夺。

 

或许不会对大明下手,可大明周边的藩属国,绝对难逃一劫。

 

作为宗主国,大明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坐视日本国做大,进而威胁大明……

 

除了日常观摩,李青还经常向戚继光讨教倭寇的作战方式,以及大致战力。

 

距离当初在日本国大杀四方,已过了近百年,这期间,日本国一直战乱,一直进化,早前了解到的东西,自然失去了意义。

 

对李青,戚继光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足足待了大半月,李青收获满满,这才告别戚继光,转去苏州……

 

~

 

苏州,巡抚衙门。

 

昔日《江南巡抚》的门匾已经换下,改成了《苏皖巡抚》,功能还是一样的,总领江苏、安徽。

 

再见李青,沈炼比之朱厚熜、朱载坖、俞大猷等人,要从容的多。

 

简单寒暄了一阵儿,李青问起杨慎之事。

 

沈炼一叹,将杨慎死于任上,以及朝廷追封、追赠,一并说与了李青……

 

对杨慎故去,李青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他之前给杨慎诊治过身体,知道他的状况,可听说他到死也没能回到故乡,仍是不免情绪波动……

 

沈炼安慰道:“侯爷有所不知,早在杨巡抚病入膏肓之前,太上皇下江南时就曾来过,还特意给安排了太医……昔年那件事,太上皇释然了,杨巡抚也放下了,说起来,杨巡抚也算是求仁得仁。”

 

李青微微点头,轻叹道:“求仁得仁……其实,杨慎一直留在云南纵情山水,才是最好的求仁得仁。”

 

以杨廷和的影响力,纵然是流放,杨慎日子也不会差了。

 

沈炼怔了下,轻笑道:“侯爷一向大公无私,今日怎如此……侯爷对杨大人,尤为偏爱啊。”

 

李青哑然。

 

叹息一声,李青转移话题:“赵贞吉去应天府做什么,你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