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章 特别顾问

这次,上面来查账,自然是没问题。

 

毕竟路北方才接手脱贫攻坚办仅仅两个月,上次的资金到省里相当有限。况且,路北方要求手下各项工作,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账目清晰,项目立项合理合规。

 

但是,就是这一查账,却耗费路北方一周时间和精力!

 

作为负责人,上面来检查。路北方不仅得安排专人员,配合上面的查账。还得陪着检查团队,去实地查看上马的扶贫项目。

 

甚至每到一处,路北方需要详细介绍项目情况,从项目立项的初衷、规划,以及目前的进展和预期的效果,事无巨细,都要向上面的人说清楚。原本可以将这些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的项目规划和推进中,现在却被这些无端的检查,牵扯脱不开身。

 

一想到这样遭遇,仅仅就因为周洪亮这样的文人,坐在家里听人煽动,就胡编乱造写下二千字,自己却要跑几天。

 

这事儿,就像根刺,扎在路北方的心里,让他恨得牙痒痒。

 

送走天际城扶贫中心领导后,路北方仰天躺在办公室椅子,很疲惫,也很生气!他将脚,以最舒服的方式架起来。

 

但是,笔杆子轻易的拿捏,以及无用的检查,让路北方心里,依然愤愤不平。

 

躺在椅子上,路北方也在细细寻思。

 

他明白,当前周洪亮攻击自己主要的问题,就是所有项目,均在省脱贫办集中审核的问题!

 

这种过度集权的审核模式,确实能保证项目规范、资金安全,实则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弊端丛生。

 

一方面,集中审核流程繁琐、周期漫长,导致核,而真正用于项目推进和创新的时间被严重挤压;

 

另一方面,审核人员远离项目实际落地场景,对基层复杂多变的情况缺乏直观了解,容易出现审核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一些合理且具有潜力的项目,可能因不符合僵化的条文而被搁置。

 

路北方意识到,若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修改相关规定,寻找破局之策。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重新建立一套完善的基层项目自查自纠机制。在项目筹备、初审阶段,自我评估和优化,确保项目从规划之初就符合规范要求即可。

 

同时,市扶贫办初审的项目,就在当地进行论证。此事由一把手负责,项目的成功失败,与他的政绩深度绑定,这样,将潜在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毕竟,这市里的一把手,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去批复一个有问题的项目。

 

这样一来,省脱贫办在集中审核时,不仅能减少工作量。重要的,减少不必要的反复沟通和修改,提高审核效率。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能减少各地市跑到省城要项目这事。近来,有不省市里的扶贫办主任、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甚至市委书记、市长趁着来省城开会,特意借着拜访路北方的名义,实则是想来要项目,这让路北方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