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又是一年春


苏云亭夫妻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顾南夕喝了一口婆婆茶,很是体贴的没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

 

今年的春节假期没有去年长,一大箩筐子的政务要处理。

 

婚礼刚过完不到三日,崔三论就和顾南夕告辞:“春耕在即,除了种小麦,还有神种需要我上心。今年,我想把轨道建设在全朔州铺开。至于水泥,造价太贵,税收财政支撑不起,官道依旧用土水泥。”

 

水泥确实比土水泥好用,更坚固平整。

 

但很多富户人家认为,水泥不接地气,他们更愿意用青石砖铺地面。

 

顾南夕送崔三论出城。

 

朝阳初露,寒气未消,远山云蒸霞蔚,城门口已排起入城长队。

 

卖报童清脆地吆喝着:“二郎大婚,客官,来一份《云州周报》不?”

 

有卖炊饼的大娘,舍不得交摊位费,就在离城门口几十米处摆摊。

 

美食香气扑鼻,刚下夜班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去摊子上买几个炊饼,再上隔壁摊子,买一杯生姜饮,舒服的长叹一声。

 

崔三论望着这样的场景,只恨自己早出生几十年,若苍天愿意再给自己十年时光,整个北面是否都能像云州这般?

 

“义父,扁鹊安给您开的方子,一定要喝!平日里的作息就按照子午注流来。政务是忙不完的,您多放手,交给牛锦一这样的年轻人。”

 

顾南夕和崔三论很长时间没见面,一见面却只有短短几天。

 

顾南夕只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叮不完的嘱。

 

崔三论毕竟上了年纪,纵使有专门的大夫为他调理身体,在繁重的公务下,他见老许多。

 

顾南夕看着崔三论满头银丝,心生愧疚。

 

这个义父,认亲过程充满机缘巧合,但他对自己,对三个孩子尽心尽力,哪怕是亲父亲,也没他做的那么多。

 

“本来承诺给您养老,结果却累得您一大把年纪,还要在外奔波。”

 

崔三论不耐烦地甩衣袖,示意车夫赶紧走:“瞧不起谁呢?我一顿饭能干一斤肉,你行吗?磨磨唧唧的,赶快回去吧,我不用你管。”

 

说是这么说,当马车走出好远,崔三论还是掀开帘子,回望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