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捉襟见肘(第2页)


 兵部尚书瞬间察觉到了不对劲:“带头人是谁?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战斗力?”


 农民起义嘛,他又不是没有镇压过。


 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许下一点蝇头小利就能让他们内部分崩离析!


 河南郡刺史丁泽也是靠着曾经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有不俗的表现,这才破格升为刺史。


 纵然没有守军,他也不应该表现的如此惊慌。


 “是杨澜!他曾经是河中河南两郡民乱中的一个小小头目,后来及时投靠朝廷,捐官做了个武职。在负责押送漕粮的时候,遭遇黄河发大水,不仅延误时机,而且整条船的漕粮受潮,不可再用。他就被押入大牢至罪。”


 这种事情很常见。


 年轻皇帝:“为何他从大牢里出来了?还回到了河南郡?”


 回话之人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结结巴巴道:“具体不知道他是如何从大牢里出来的,只知道苏玄明关押在同一个大牢里的,还有苏玄明。”


 这句话就像一粒弹珠,在大殿的砖石上滚啊滚。


 清脆的声音,在静谧的大殿之中如此清晰。


 苏玄明三个字,拨动在场所有人的心弦。


 尤其是年轻皇帝,他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紧张,随即眉头紧皱,嘴角向下扭曲,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压抑而愤怒。


 在场的所有人脑海里都浮现出同一个想法。


 这是云国公的阴谋!


 河南郡危矣!


 果然,接下来的形势发展如他们预料中的一样。


 “报!河南郡刺史急奏,密县失守!”


 诸位大臣还没来得及商议出应对措施,河南郡刺史丁泽的第二封奏折就来了。


 杨澜等人在拿下荥阳县后不过三日,又拿下了密县。


 此时,他们的队伍已经扩展到了上千人。


 奏折上写道,杨澜等人攻入县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


 每人每天限领一斗米,同时派人接管卖炭场,以低价限购的方式,供给柴火和木炭。


 另外,他们还把县衙改造成福田院,供给稻草垫,麻絮被,每天供应两餐热粥。


 当然,这个粥不可能管饱,但哪怕只有微微些许米粒,也足以让早就饿得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感受到冬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