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第2页)

现在只是开胃菜,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找自己预定云州琉璃厂的制品。

但关键是,他们连云州的线都没搭上呢,上哪弄琉璃去?

“小九,你快马加鞭,跑回主家,看看这样子,该怎么做!”

小九二话不说,骑马就往相州跑。

接下来的情况也如领队预料的一样,不少人家都派往事的奴仆来商队预定琉璃制品。

领队能怎么办?

他只能仰着一张笑脸,恭恭敬敬地迎他们进来,听他们说完要求后,再恭恭敬敬地把他们送出去。

如果商队真的能搞到云州琉璃,领队做梦都能笑醒。

奈何他没这个本事,只能由主家定夺,要不要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云州琉璃如此受欢迎的景象,深深刺痛了某些人的眼。

李德昌坐在福全茶楼二楼,脸色阴沉如水。

他虽然兑下福全茶楼,并且斥巨资改造一番,但仍然没有恢复福全茶楼最辉煌的时期。

“琉璃制品利润有多大?”

坐在李德昌对面的,则是少府监的监丞。

他严谨道:“这要看您问的是哪类琉璃制品?若是民间粗产的琉璃,用料多,做工粗糙,气泡多,卖不上价,一件也就赚个几文到几十文。”

“若是大食来的琉璃,利润可就不好说了。咱们的海船,去年运过一批大食琉璃制品。以大食琉璃珠为例,购入价不过半贯,加上海船的成本,大约一贯,市舶司抽解一贯半,落地泉州,我们往外卖五贯一颗。”

李德昌心里算了算,一颗珠子去掉费用和税收,能赚两贯多。

但他们合伙的海船其实是走私的,没交过抽解,利润又多出一贯半。

李德昌的语气莫名:“顾南夕瞄准的是大食琉璃市场?对我们的海船有没有冲击?”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琉璃肯定是暴利的,但这指的是大食琉璃以及官窑秘制琉璃。

官窑秘制琉璃是皇室专供,不对外销售,顾南夕对外销售琉璃对官窑没有一点影响。

监丞思索良久,这才组织好语言:“肯定是有影响的。大相国寺法会时,琉璃灯盏一盏,香客捐钱百贯。以京都百姓目前对云州琉璃的追捧程度,一旦它们流入京都,只要水平不差,肯定能把大相国寺的琉璃灯盏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