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赵氏两经注集与物法论,轰动!(求月票)
    赵兴是在景新历三十五年写的《本我天物论·天时篇》与《本我天物论·地利篇》。
    当时他需要迅速调和庞元稹和司马云海的矛盾,所以并未对两篇新论作详细阐述。
    与庞元稹、魏照、杨松坐而论道没几天,古先生、郁山子、天珏道人为首的刺杀事件就发生了。
    之后本尊闭关,其余分身到处救人,留在明月府的分身也忙于替夜宇空处理政务。
    是以当时的两篇新说,内容多是阐述思想的经论。讲述具体法术应用的法论,则只是在书中引个例论证。
    庞元稹、魏照、杨松,当时听得意犹未尽,就是因为它还缺详实的法论篇。
    当然,有经论的思想指导,两年时间过去,商洛学宫的治经博士们,已经在赵兴的经论基础上,琢磨出来了许多篇法论。
    即便是战争耽误了两年,但并不妨碍两篇新论,成为商洛学宫的热门研究课题。
    柳天宁为什么一定要让赵兴,在封赏结束后跟他走一趟呢?
    除了当做《青苗法》的榜样来展示,打一场大道之争。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各院治经博士们的强烈要求。
    没办法,许行只得点名要柳天宁带赵兴过来。
    须知赵兴的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是发表在《本我天物论新篇》之前。
    当时的商洛学宫其实早就坐不住了!
    生怕本派圣子转投了天时派。
    还是许行和柳天宁通过气,得知了赵兴的真实想法,这才按兵不动,忍了下来。
    不然的话,商洛学宫的博士们,甚至要亲自去平海州把赵兴八抬大轿的迎过来!
    那怎么能行?当时的赵兴仅是五品司农官,如此做,岂不是捧杀徒孙嘛?
    如今就不一样了,赵兴封神威侯,拥有诸多功绩,能治能打那可是经朝廷都认证过的!
    经论又过了两年发酵,早传扬开来。
    如此就不会是捧杀,不管是万道树领悟,神华池突破,以及之后要给赵兴准备的珍贵资源,都将无人敢反对,质疑也会消散。
    育人如种树,赵兴能顺利成长,顺风顺水都走过来,实际都有柳天宁和许行在背后默默的保驾护航。
    许行现在让赵兴慢慢讲,好好讲,那就是不怕他木秀于林了。
    赵兴已经是三品境,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不再怕风吹雨打,就算有风雨来,前面还有两棵大树挡着呢!
    「苍山论道林,已经准备多时,你随时可以过去,定哪天开始?」许行问道。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赵兴道。
    若是寻常的三品,刚刚突破,估计要花不少时间巩固境界。
    然而赵兴却根本不需要,他本就根基扎实,经神华池洗练,更是天下第一雄厚的三品根基。
    无需再花时间巩固境界。
    「好,那便现在去。」
    参悟已久的赵博士终于出关讲道了,这个消息迅速席卷了商洛学宫。
    「赵兴出关了,地点在松山论道林?」
    「听说他已经突破了三品,老方,一起过去看看新生代的天才。」
    「正有此意!」
    「赵博士出关了!松山论道林,速来!」
    「哇,终于来了,还好我没有公事外派!」
    「我已研究新篇两年,小有成果,但还差一口气,今年能不能升传道法师,
    就看赵博士了!」
    「神威侯出关了?不知道今天会不会讲到法论。」
    「经论玄妙,法论实用,对我们这些军司农来说,神威侯的法论才是最重要的。」
    「走走走,去看看。」
    「草啊!怎么今天论道,我他么刚公派去姚郡啊!」
    「刘兄,抱怨啥啊,派草人啊!”
    「万法草人听大佬讲道,和本尊倾听,如何能一样?你当我是什么绝世天才吗,草人分身也能悟道。」
    「我说你是不是脑子坏了,你派草人去办公差,本尊先回来啊,姚郡之事,
    又不是什么大事,草人足以处理。」
    「对哦,有道理啊,是我糊涂了!什么时候开讲?」
    「未时四刻,你只有半个时辰赶路了!」
    「我立刻走【跃迁大道】,汪兄,给我占个好位置啊!下个月请你吃大餐!」
    「好说。」
    此时商洛学宫但凡有空的司农,都开始赶往松山论道林。
    即便本尊没时间的,也都派草人过来听课。
    当消息传开后的一刻钟内,松山论道林,就出现了上万人!
    「怎么这么多人。」松山论道林的场地负责人‘李浩’,穿着亚麻法衣,正在操作开启法阵,看到人数后,不由得呆住了。
    「占座的,很多人都派草人来占个有利位置。」副手苦笑道,「也是活久见了,下三品都有这么多来凑热闹。」
    商洛学宫下三品的司农,热情十分高涨主要是新篇的中心思想太符合他们的口味了!
    以植物改天时,以植物养地利,多扬眉吐气啊!
    至于中品司农,则是期待着赵兴的《法论篇》,因为五品修出纯元土壤后,
    就能养兵种了。
    若有完整的法论出世,契合中心思想,那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意味着本我派司农,可以走上很多原本天时派、地利派做的官位了!
    天时派能改天时,我也能改,你地利派能干的,我也能干了!
    岂不就是好做官了?
    先学先会啊,岂能不来?
    高品司农来的原因,就很简单了。
    主要是好奇。
    若是赵兴真有高论出世,那对商洛学宫的地位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许行和柳天宁都跑过去了,就冲这点,也得给面子听一下。
    是以,赵兴这一次讲道,竟是将商洛学宫的上中下三个层级的本我派司农都一网打尽。
    「突破五万人了!」
    「十万了!」
    「不行啊掌司,这样下去二十万都打不住的。」
    副手焦头烂额的走进来,「还不到半个时辰,松山论道林的人数规模就突破了十万。」
    「已经有人因为占座打起来了。’
    「叫法司加派人手啊!」李浩道,「人不够,就去礼殿和神庙请礼修和祭司过来,我去找院长汇报。」
    「是!」副手又匆匆跑了出去,这公务房里面还有诸多草人分身在跑来跑去。
    没办法,光靠本尊是忙不过来了。
    以往道场司哪有这么忙过?草人分身都闲得吃灰了,但今天就都派了出去。
    「,人真多。」罗王、天衍王、魏国公在松山论道林上方的一艘小舟上,俯视着下方。
    作为一品强者,他们当然能占据最佳位置。
    不过这种盛况,也是把他们震惊了一把。
    「赵兴的法论,若能符合预期,则有三大好处,人当然多。」天衍王微笑道「哪三大好处?」魏国公问道,他虽看过经论,但也只想到了一部分。
    天衍王道:「一是利于军司农,法论若符合经论带来的预期,则本我派的军司农,其战斗力自然要上涨。」
    「因为战争无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之后本我派军司农的地位也都会相应的上升。」
    罗王赞同道:「不错,就以平蛮大战的数据来讲,各军团的随军司农,基本为天时派和地利派。本我派主要集中在补给城种地,很少有在前线的。”
    天衍王继续道:「二就是文司农了,道理和军司农一样,原先虽也有防灾本草经,但本我派司农在司农监大多是佐官位置。」
    「如果原生种和衍生种能改天时,调地利,那么主官的位置,以后必然要多考虑一下本我派的司农。」
    「三是名气。」
    「当以上两种情况出现,名气自然也会增加,本我派的印象也会随之改观。」
    「可以料想的是,本我派司农的地位,会在未来逐渐提高。」
    「有经论、法论,再加上名气,以及政策面上的调整、资源增持,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本我派将来出大司农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至少在和天时、地利两派竞争时,优势会提升许多。」
    三人都是高瞻远瞩之辈,一下子就明白了赵兴能造成这么大轰动的根本原因魏国公微笑道:「天衍,你是命官,不妨看看,赵兴此番的法论,到底能否符合预期?」
    是的,一切的前提是,赵兴的此次法论,实际效果得符合预期。
    否则光经论是没有用的,那就等于是吹了一波牛逼,是本我派的自嗨罢了。
    真要造成刚才所说的三种影响,还得是从实际出发。
    司农务实,朝廷也不会讲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天衍王盯着下方,他看的是下方的场景,眼中却倒映出的是未来。
    片刻后,他收回目光。
    魏国公连忙问道:「如何?」
    天衍王沉吟道:「这个嘛—”」
    「咔咔咔~」这下不止罗王想打他了,连魏国公的拳头都捏得榔硬。
    「等等,别打,我说。」天衍王顿时不敢再卖关子。「我看到了赵兴被松林台上的八名强者拱手行礼,应该是符合预期了。」
    讲道未时四刻开始,赵兴未时一刻就和许行、柳天宁及一群大佬来到了松山论道林。
    「快看,是赵兴!」
    「是赵博士!」
    「神威侯!」
    「赵师来了!」
    赵兴出现后,下面顿时爆发出一阵呼声。
    「人怎么这么多?」
    赵兴吓了一跳。
    俗话说人一过万,就显得人山人海。
    现在这里,简直一眼望不到头,怕不是超过了十万吧?
    他看了一眼柳天宁,老师,这不会是你请来的托吧?
    他怀疑老柳下令,强行号召人来听课。
    柳天宁微微摇头,他可没干这事,在这种事上强迫人,那不是给弟子招黑么。
    「我确实做了一些流程上安排,但并未下令。」柳天宁传音道。
    老实说,他都没想到弟子居然会这么受欢迎。
    号召力都是要在用到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不开论道场还好,一开启,顿时就一目了然。
    「真是让人意外。」江尧春感慨着。
    楚千秋、庄大稔、于霞等副院长,也都不由得暗暗心惊。
    商洛学宫多少年都没这样的盛况了?!
    就是不知道赵兴能否驾驭得住这么大的场子了。
    论道也讲流程,不是乱说一通。
    像这种公开的大场面,会先由赵兴主讲。
    完整的讲完理、法。
    会有高品出来提问,与赵兴论道。
    因为商洛学宫已经是司农圣地,所以大佬给赵兴的评价,就相当于官方认证不用像在天元府分院那般,还要找举荐人,再发往总院。
    论道的开场,有礼修的声音传遍松山论道林。
    「聆听大道,身之礼静也!」
    声音如同法则一般,回荡在所有人脑海中,众人的身体下意识的安静下来。
    不再说话喧哗,也不再随意走动,也不过分亢奋,都静静的待在原地。
    此法也是礼修禁言术的一种,不过更为高级且柔和,适用于听课、祭祀、宾礼时施展。
    「礼之定,定心猿意马。」
    松山众人,顿时不再胡思乱想,这是礼修在帮助人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
    「礼之魄,增众生力,长众生气,启众生慧。」
    此时,所有人的身上都荡漾着淡淡的金光,其七魄,都得到了大幅度的临时增长。
    如果说之前是进入到绝对专注状态,那么现在就是智慧,力气都有所增长。
    礼修的降智法与之相对的,则是启慧法,
    当然,由魏国公施展的礼之魄,乃是全方位提升。
    通常讲道都是很长时间,听者思考也很消耗精力。
    所以开场的礼修,不止临时提升了聆听者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还把体力也提升了一波。
    哪怕是九品,半个月不吃不喝,也能保持巅峰的状态。
    赵兴看着周围,不由得微微点头。
    此时的松山论道林,元气都以一种整齐独特的方式排列,在无数人身体旁萦绕。
    也就是商洛学宫这种圣地,元气充足,道场又有法阵辅助,是以礼修的法,
    号令天地元气,能够辐射如此大的规模且效果强力。
    就是赵兴自己,在一品礼修的法术下,也受到了影响。
    他感觉到了七短时间上升,状态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
    一切准备就绪。
    赵兴飞上松山论道林中,最高的一截神木上。
    上神木高台,露天讲道,谓之高谈阔论,
    在他周围,还有八根较低的神木,那是留给第二个流程提问者的。
    此时的神木讲道台,上面的年轮一圈圈散发着光芒。
    上有百花蒲团,赵兴盘膝而坐,一股清凉之意传来。
    当他坐上去,神木周围的一圈圈年轮顿时升起。
    扩音年轮!
    赵兴不用自己费力气,声音就能传到远方,而且在所有人耳中,都是相当大小的声调。
    如同赵兴在聆听者耳边诉说一般。
    「根之所属,植物也。具物性、我性、道性。」赵兴声音悠扬。
    仍旧是以《植物法理·三性论》开场。
    因为《本我天物论》,就是对植物三性的进一步阐述。
    「物见其理,我见其道,道见其法。」
    「本我既天地,窥本我之道,即窥天地之变。」
    「通物性知其理,通道性知其法。」
    「理何用乎?」
    「种百草以改天时,植万树以养地利。」
    赵兴开始诉说自己两篇经论的中心思想。
    「毒瘴之地,何以化沃土?毒瘴盖因天之六气混乱,寒、阴、燥、晦、明交错而生,乃天之恶气。」
    「植物纳于本我,则六气散,阴阳复均衡,天时既改。”
    「地火莲扎根火焰山,久之地火太阳转少阳,种之者众,百万里火焰山亦化灵山。」
    「沙漠尘暴纷飞,植树百万可阻,沙漠亦化绿洲也。」
    「凡森林茂密之地,则多云雨———”
    此时的理论和法论,都已提及,但仍旧不够具体。
    「本我之道,育神枝仙木,以物性改天时。”
    「五阶灵霄木者,性喜吸纳晨霞暮霭之光华,其枝极舒展之处,能聚云气。
    「其根可引地脉之水,广植灵霄木于山巅旷野,其聚云气之功,每逢大旱,
    灵霄木所聚云气渐浓,可引动甘霖,此乃以植物之性改旱时之法。”
    「天时六气,风、寒、暑、燥、湿、火。”
    「四季配五行运,称‘天时季运’,全年的天时按照五步季运,从木运季始,至火运季、土运季、金运季、水运季终。」
    「若主气乱之于木行,逐月无法取用,可移种灵霄木于东。」
    「年轮十转,季运至七十三日零五刻,可改一至三级,木之主气‘湿’之乱。」
    「年轮二十转,可改四至六级‘湿之乱’。
    「若天时主气乱之于火行,灵霄木可种于正北,火木相位于北,湿之气变可平。」
    「若为寒之主气乱?则种之西,年轮八刻,随水季运而冬藏———”
    从这一刻开始,赵兴讲的,就是具体的施法方案。
    并且是结合《三阴三阳六气大周天论》的‘内六气’‘五行季运’来讲。
    因为这两篇,就是完全没学过天时派法理的司农,都能够听懂并且加以运用。
    内六气是源于自身内五行天地的感应,不懂外六气,天地之气,之气,
    朝霞、暮旦之气都没关系。
    本我派司农,阴阳本我经总得修吧。
    但凡开始修炼阴阳本我经,中品基本都在第二层境界,可感知五行之气至如丝如缕。
    另外,五行干支是司农的基础学问,所以赵兴讲的法论,就是下三品的司农都能听得懂。
    「主六气乱与风,则将改风滚草,植于地风之西。」
    「主六气乱于暑,可分秋季运与暑季运。」
    「其天灾等级若为中三阶,可植炎阳藤,其性至阳。”
    「炎阳藤可顺阳气,缓散于旷野,阻天时之暑侵蚀地脉———”
    「若为燥热,可根植地脉准线十至五十丈。」
    「若为湿热,可根植地脉准线五十丈至百丈。」
    天时六气的暑热,燥热、湿热都不一样。
    以人身内五行感应,站在外面热,而站在屋内凉快的为阳火。
    此时温华瓶是起不到衡量作用的。
    就比如仲夏的热,天黑之后,水还是热的。但晚秋的热,只要天一黑,水也就凉了。
    本身侵蚀不到地气,炎阳藤的种植深度就不能一样了。
    法论篇赵兴讲了很久,从九月六一直讲到了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