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第2页)
听到雅兰这么说,刘宏的眼睛瞬间一亮,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神中顿时充满了期待和急切的光芒,他连忙说道:“哦?!竟然还有此等神奇的方法?快说来让我听听!”
雅兰接着说道:“我根据你的独特体质和修炼状况,组合了一个丹方。只要你能够按照这个配方成功炼制出相应的丹药并且服下,便能够有效地平稳住你体内那如脱缰野马般难以控制的灵力,使其回归正轨。同时,还能巧妙地利用你体内那些难以控制的躁动灵力来强化你的肉身,提升你的身体素质和防御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不过……”
听到雅兰前面的话,刘宏的内心原本充满了惊喜和希望,就像在绝望的沙漠中找到了一片绿洲。然而雅兰的“不过”二字一出,就如同在这片绿洲中突然出现了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让刘宏的心猛地突突了一下,瞬间又被紧张和担忧所占据。他赶忙紧张地问道:“不过什么?你可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
雅兰缓缓说道:“既能辅助你的肉身平稳灵力,又能够利用难以控制躁动的灵力增强肉身的药材,我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权衡,考虑了众多可能的选项。但遗憾的是,这些药材要么与你的肉身特性和所修炼的功法契合度不高,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要么就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最后我苦思冥想,反复斟酌,觉得只能用妖兽的妖丹甚至是元婴期大妖的元婴来作为主药才行!毕竟在你的修炼功法中,我特意添加了妖修功法和魔修功法的部分。无论是妖修还是魔修,都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类和妖兽的金丹、妖丹、元婴来辅助自己的修炼,提升实力。这样一来,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你当前所面临的燃眉之急。”
听到这话,刘宏下意识地又问了一个问题:“人类修士的金丹或元婴可以吗?”
听到这话,雅兰的声音中充满了惊讶和难以置信:“咦?你这样一个圣母,居然有一天也能问出这样的问题?!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呀!”
听到这话,刘宏只觉得额头上瞬间布满了黑线,一阵无语和无奈涌上心头。他只不过是听到雅兰的解释后,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随口一问罢了!但没想到竟然招来了雅兰这样不阴不阳、充满讽刺和调侃的回答。
还不等刘宏开口为自己辩解,雅兰继续说道:“可以,当然可以!人类修士的金丹或元婴同样可以作为主药。不过,你真的能够下得去口吗?!只要你能够吃得下去,其效果与使用妖兽的妖丹或元婴是完全相同的。”“雅兰,物资清点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刘宏一边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朝着南方极速飞驰,一边很是好奇地向雅兰询问着。这次深入这个大乘期修士坐化之地的秘境,对刘宏而言,除了收获那堪称无价之宝的大乘期修炼功法之外,剩下的便是与面容普通的修士分割而来的一半战利品。这些战利品皆是源自陶谢窦柏四位元婴期修士以及那位金丹期的面如冠玉的修士。
雅兰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刘宏的脑海中清晰地响起:“数量最多的当数各品级的灵石,各类炼丹炼器的材料也有不少,剩下的便是数件元婴期法宝和金丹期法宝了。相比较于你此次秘境之行的核心收获而言,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依我之见,你最好还是尽快寻得一座繁华城市,搜集炼器材料来修补你的法宝和阵盘吧。”
雅兰的建议中肯实际,刘宏心中自然也十分明白。他的琼华虽然凭借着自身的修复能力已经恢复了七八成,但仍有不少细微的损伤需要精心修复。他的复合阵法阵盘同样如此,那些留下的裂痕和瑕疵,若不及时处理,必将成为未来战斗中的隐患。尽快修复它们对于刘宏来说,不仅是为了提升实力,更是为了确保自己在危机四伏的修行道路上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
在复合阵法的笼罩之下,刘宏能够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到一个超乎寻常的境界。他如同一道流光,在森林中飞速穿梭,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擎天山脉中各种等级的凶兽和妖兽的敏锐感知。刘宏就这样与风融为一体一路疾行。
不知跑了多久,刘宏的速度却开始逐渐减慢。此时,刘宏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犹如一幅被肆意涂抹的画卷,时而青如靛蓝,时而白若霜雪。紧接着,他猛然喷出一口鲜血,那鲜血如同一道艳丽的虹彩,在空中划过一道令人触目惊心的弧线。只见刘宏的身上此起彼伏,一会儿这儿鼓起来一个硕大的包,一会儿那儿又鼓起一个,他的身体呈现出一种极其怪异恐怖的状况,此时在他的皮肤之下好像隐藏着十数只体型巨大且狂暴无比的
老鼠,疯狂地来回钻动,肆意破坏。
刘宏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他不敢有丝毫的犹豫和耽搁,赶忙就地盘膝而坐,迅速调整呼吸,进入到调息打坐的状态。刘宏心里清楚,他身上这种异常的情况并非是由外界的神秘力量或者恶毒诅咒所导致,而是因为他体内的灵力突然间如同脱缰的野马,失去了控制,肆意地在他的经脉和丹田中来回冲撞、横冲直撞。这些灵力已经变成了一群陷入疯狂的暴徒,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地在其体内肆意破坏。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刘宏沉浸在与体内失控灵力的艰苦搏斗中,也不知道究竟过去了多久,是一个世纪?又或只是一瞬间!终于,刘宏凭借着雅兰的辅助和自身深厚的修为,成功地暂时平稳了体内躁动不安、肆意妄为的灵力。此刻的他,大汗淋漓,身体虚弱不堪,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