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241 阴错阳差,广州金商狙击日本白(第2页)
方文将自己在美国出手白银时了解的情况向岳父和金行老板说明,实际上这场白银涨价,并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简单。
外界却因此进行了大炒作。
昌盛金号的李昌盛认同道:“我看现在是这个情况,大家都看好白银,是因为总有下家以高价接收,愿意高价接手的人,是看上了白银会继续涨价的趋势,一旦美国停止收购白银,这个泡沫就会破碎,价格立刻就会崩盘。我看啊,是到抛出白银,收购黄金的时候了。”
其他金行老板纷纷点头,认可了方文的建议。
这时,邝山明却又插嘴道。
“慢着,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包括方文在内,都看向矿山明。
在大家注视下,邝山明若有所思道:“要是美国人没有收白银,哪谁在收”
“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还有南洋商界。”锦绣堂的周锦绣分析道。
听着周女士的话,邝山明突然站起来:“最大头的绝对是日本人,他们想要借此乱了我国货币体系,还要顺便从白银上再赚一笔。我看他们现在肯定囤积了很多白银在国内。”
邝山明的话,激发了金行老板们的想象力,纷纷展开讨论,方文却成了听众。
“日本向来就是白银出口国,他们不需要白银,现在囤积白银的话,只有回流中华和卖给美国两条路。”
“要是按照方总经理的分析,美国那边不会收他们的白银,以后日本人囤积的白银就只剩下回流中华一条路了。”
“那时候,我们中华已经从银元改成法币,对于白银的需求相对减少,他们抛售到市场的白银绝对会大跌价。”
“到时候,议价权将会在我们手里,日本人绝对会因此血亏。”
讨论中,邝山明激动不已。
高声道:“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虽然不能上战场打日本,却可以借此机会,破坏日本经济,顺便大赚一笔。”
事情发生了方文预料外的转变。
他原本只是想要提醒岳父避免出现损失,顺便获得几位金行老板的人情。
可现在,却成了另一副景象。
邝山明竟然想要联合南方各大金行联手狙击日本囤积白银的行为。
他的提议,是基于方文对于银市的判断。
但整件事,有理有据,经过反复论证后,确实有很大可能性。
他们联络了广州金银商界的同行,进行了密会。
为此,方文也被岳父邝山明请求留了下来。
粤商的根基主要在南亚,和日本联系较少,经过邝山明的一番说道,加上又有利可图,竟然结成了一个临时性的金融联盟。
他们商量了一个计划。
在今年年底法币发行之前,大量抛售白银给日本人。
同时以平价收购黄金。
等法币发行以后,中华对白银的需求减少,美国那边又不收白银,日本方面囤积的白银就只能在中华抛售。
那时候,南方银商联盟拒绝收购,逼迫日本白银降价。
这样就能低价收回白银,赚取巨大价差利润,顺便还能让日本血亏。
狙击日本白银的计划定好,一共有二十多家实力不凡的金银商行参加。
他们在白银涨价的过程中共同抛售白银。
大量的白银出现在市场,却没有压下价格,竟然被全数吃下。
能吃下这么多白银的,只有日本人,金银商行联盟乐见其成,继续抛售白银,同时平价收购黄金。
此时的黄金,因为美国的强势收储行为,一直保持在35美元一盎司不动,没有价差就没有利润,日本方面为了筹集收购白银的资金,便将黄金出手换成了白银。
至此,日方囤积了5000多万中国银元,成了除了华夏以外第二大白银储备国。
白银狙击计划还在进行中,日方依然在强势收购白银,距离年底还有几个月时间,方文可不能一直待在广州。
他与岳父告别,返回了仰光。
此时已经是7月初。
一年又过去了一半。
为了飞机制造厂的扩产,方文继续忙碌起来。
想要扩产顺利,不光要让飞机制造厂的产能提上来,还得让销量也同时上去。
只有产销两旺,华夏的飞行器市场和制造产业才能同时增长。
为此,方文觉得,该开始市场扩张了。
续北方水系之后,他又开辟了黄河水系航线。
黄河是中华母亲河,地形复杂,素有九曲黄河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