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405,衡山一型轰炸机,台儿庄空中侦(第3页)
飞机从南昌出发,顺着赣江飞行,经过鄱阳湖,长江,穿过淮河。
最终抵达了微山湖边上的台儿庄。
随即,飞机在高空盘旋,进行空中侦查。
开启机械感知鹰眼的方文,看到了更清晰的地面战场。
下方的台儿庄地区,一支日军部队正在与国民军交战。
日军兵力估算应该有4万多,他们在台儿庄建立了阵地,与国民军进行作战。
而他们的周围,四面八方都是国民军的部队,形成了合围姿态。
估计有二十多万人。
这是全面抗战以来,少有的对日军进行的主动进攻。
显然,指挥这场战役的国民军将领胃口很大,想要一举吃掉这只日军。
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但为了这场战争,整个城市已经彻底毁了,到处都是残砖断瓦,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
可想而知,国民军和日军在这里倾泻了多少弹药。
正看着,方文突然发现雷达反馈预警。
在东南方向,出现飞行器,数量有十五架。
不确定敌我的情况下,方文立即控制飞机爬升高度。
衡山一型原型机是采用了从美国波音公司弄来的增压舱技术,轻松便将飞机高度提升到7000米。
这种高度下,机舱内的人员却没有任何不适应,也证明了增压舱技术在军事上的巨大作用。
位于7000米高空的飞机,在云层之上,静静看着下方3000米高度的飞机编组飞过。
那是日军军机编队,从型号上看,是海军航空队的飞机。
这批飞机在台儿庄上空进行了轰炸,扬长而去。
但针对台儿庄的空中威胁却没有结束。
北面又飞来一队。
这次是日陆军航空队的,两边交替轰炸,给
台儿庄城一片废墟景象,和他们的轰炸少不了关系。
等两拨轰炸编队离开后,方文降低高度,继续观察地形。
他需要将日军的阵地结构记下来,好在支援空袭的时候,有针对性的进行轰炸。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战场情况,他将鹰眼功能放大。
更清晰的视野,也看到了
那些来自华夏各地的军队,汇集在一起,对日军发动进攻。
方文从这些部队的军装上分辨出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西北军,川军,滇军等等
简直就是一个杂牌军混合。
就是这种装备差的杂牌军集合,却打出了抗战以来最强的攻势。
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穿着单薄的衣服,与日军的精锐部队作战。
而他们的对手,方文曾经打过交道。
有太原会战中北线的第五师团,也有东线作战的第十师团。
两只日军部队,方文的独立团都和他们战斗过,可以说是日军主力部队。
对此,方文不禁敬佩这些用血肉来迎击侵略者的军人,不管这些人在以前怎样,至少他们现在都是条汉子。
(台儿庄战役,战地记者拍摄视角,修复版)
结束台儿庄空中侦查,方文驾驶飞机返航。
在回到南昌机场后,他立即着手绘制地形图。
之前观察到的日军阵地情况,被他绘制出来。
这份空中侦查情报,非常详实的记载了两个师团的火力配置情况。
在地图绘制完成后,方文立即发报。
【空中侦查圆满完成,记录一份战场日军兵力布置情况图,此图非常重要,请派专人前来。】
电报发完后,他便静静等待,这种重要军事情报,国民军那边应该不会无视吧。
徐州前敌指挥部。
一辆军车急冲冲驶入。
高队长从车上跳下来,快跑到二楼。
他闯入参谋室,对着正在研究军情的指挥官说到:“李司令,有重要情况报告。”
第五战区的李司令抬头,问道:“高队长,你不是准备回去吗怎么又过来了。”
“泰山独立团的方文,给我发了份电报,他说在台儿庄上空进行侦查,并绘制了一份军事地图,地图上标记了日军阵地的兵力分布和部分火力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