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425,郑州阻止新八师,八路军学员去(第3页)

他高声道:“八路军炮舰机学员,应到30人,实到30人。前来报到。”

方文点头:“你们要跟我去3000公里外的仰光学习,学期3个月,希望你们到时候能够学成归来,驾驶炮舰机与鬼子作战。我知道你们很有毅力,但学习不光是死学硬记,还要融汇贯通,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学习时间里,多练习,多理解。好了,就说到这里,以后我们还有的是时间交流。现在,开始登记。”

他说完后,龚修能和严怀勋搬来桌子和公斤秤,赵君平拿起记事簿,开始为这批八路军学员逐个登记姓名,身高,体重等资料。

登记完后,30名八路军学员跟着方文上了水虎4号炮舰机。

加上方文,龚修能和严怀勋,赵君平,一共34人坐一架炮舰机,有些拥挤。

方文叮嘱道:“你们坐在两边的排椅上,捆好安全绳,这次飞行3000公里,中途只有4次停靠,航时12小时,可能你们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飞行,会有些不适应,出现情况要告诉龚修能,他知道该怎么处理。”

方文说完看向龚修能和严怀勋,赵君平三位:“交给你们了。”

随即,他坐进驾驶位。

三人则开始教导学员们入座。

等一切做好,龚修能关闭舱门:“团长,已经就绪,可以起飞。”

方文这才启动发动机,水面加速后,飞向天空。

在飞行开始后,方文一边驾驶,一边用机械感知观察着机舱内的八路军炮舰机学员们。

这批人,和当初从红军招募的祁保谦、杜家槐、邵得庆一样,都是军中精锐。

毅力,学识,体能,反应都是上上之选。

别看他们年纪也就二十几岁的样子,但都是身经百战的兵中王者。

毕竟都是经历过国民党围剿,长征的人。

看着他们端坐的样子,方文不由点头。

40分钟过后,飞机抵达黄河上空。

方文下意识看向

下方景象让他气血翻腾。

黄河河道竟然还是被掘开了。

南岸低洼地一片汪洋水泽,那些农田已经不再,水面摸过了屋顶。

“混账!”方文用力捶在右手无线电装置的机壳上,大力让机壳凹陷。

坐在无线电装置旁的赵君平吓了一大跳,声都不敢吭。

后舱的龚修能跑了过来。

“团长,怎么了”

“黄河决堤了!”方文冷冷道。

龚修能连忙趴在观察孔往下看,连连惊呼。

其他人也不近起身看向外面。

严怀勋大骂不断,那些八路军学员更是愤慨。

这一刻,方文体会到深深的无助感。

自己可以拦住新八师,但还有其他部队可以做这事。

只要委员长的命令还在,就会有其他人去执行。

那种漠视生命的丑陋,让他无比厌恶,只想早点结束这一切,让新的时代尽快到来。

12个小时的航程过去。

炮舰机降落在仰光海港水上机场。

飞机靠岸停泊,龚修能打开机舱门,拿着缆绳率先跳上码头。

随后,方文带着学员们下机。

一行人坐着码头的交通车,前往附近的泰山产业园。

随后,方文带他们前往泰山飞机制造厂的水上飞机培训中心,将他们交给培训中心的管理人员。

做完这些,方文又安排严怀勋前往缅北的炸弹炮弹厂,暂时负责炸弹和炮弹出厂试射的管理工作。

至此,总算是有时间忙活军工的事情了。

38年五月初,返回仰光的方文开始全力进行军工发展。

事情很多,需要同时进行。

炮舰机的改造,是第一大事。

首批改造的10架水上飞机已经上岸,运进了飞机制造机库中。

在那里,制造厂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轻车熟路的将水云一型民用水上飞机改造成炮舰机。

加厚装甲板,增设枪架,内部结构调整,发动机更换,以及相应的螺旋桨和管线调整.

因为都是出自他们的手制造的,改造过程很顺利。

预计每月可以改造完成10架,3个月整个改造好30架炮舰机。

而在炮舰机之外,方文有自己的新项目。

战争打到这里,面对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方文觉得有必要先开发出一批单兵用的反坦克反装甲武器。

这是他全面进军军工道路的第一个尝试,先从比较简单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