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夜取1吨黄金,战争孤儿的复仇(第2页)

对此,方文有自己的理解。

鬼子兵其实有很多是他们国内的败类,在自己国家还被约束着,但在华夏,却完全放开了,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恶行。

而那些贵族和高层,却冠冕堂皇粉饰着一切。

这是一个卑鄙的国家,卑鄙的战争,是人性最恶劣的一面。

挥去思绪,方文出声道:“我已经早就不将他们当人了。以后独立团还会杀更多小鬼子为我们国人报仇。”

“好!”地下党接头人回了句,督促手下加快脚步行进,力求在今晚帮独立团完成行动。

一个小时后,方文和独立团三营三连士兵总算来到了泮塘。

借着月色,可以看到这片水泽地由几个小型湖泊组成,因为不大,本地人叫做塘。

塘里种植了很多荷莲藕,因为已经是1939年1月,池塘里的荷早就干枯,只留下一塘死水。

旁边还有农田,以及人工挖出的涌道(人工河渠)。

河涌上修建了很多石板桥,连接塘基与村落。

塘边有石阶,供居民洗衣、取水。

收回视线,方文低声与孙天睿交谈:“东西藏在哪”

孙天睿拿出一张纸,用手电筒照亮。“我爹都写在上面了,你看。”

这小子,为了能过来,一直没拿出来。

方文接过纸张查看。

上面画了一张藏宝图。

藏宝点就在泮塘五湖的其中一个小湖中。

确定了藏宝点后,部队立即行动,士兵们在旁边的小树林中集结。

有水性好的士兵脱去外套下水寻找。

过了一阵,有士兵浮出水面:“找到了,大箱子,箱子上面有挂钩,给我根绳子我再下去。”

随后,他拿着绳子再度潜入水下,将绳子与箱子捆好。

岸上的士兵们一起用力拉,将沉重的箱子拉出水面。

那是一个24寸行李箱,外面用麻绳绕了一圈又一圈,应该是为了提高箱子的牢固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个箱子里就有半吨重的金属。


在第一个箱子上岸后,方文走过去,拉开拉链。

里面的金属在月光下反光。

是白银。

此次行动带不走这批白银,但可以留给地下党作为经费。

半小时后,6个箱子都取出上岸。

方文与地下党接头人交谈:“我准备将其中4个箱子留给你们,一共是2吨白银。”

“2吨白银,这么多”接头人惊讶。

“是广州金行协会藏的,他们不想被鬼子和汉奸拿走,就告诉我了。白银重量过大,我们带不走,留给你们作为经费。”

“那好。我安排人运走它。”

“不用这么麻烦,我带来的人可以帮你搬,你说下位置。”

随即,4袋重达2吨的白银,被士兵们抬走,运往妥善存放处。

而后,方文一行则准备带着2袋黄金离开。

如此沉重的黄金,一袋需要六七个人一起抬,问题是,回去路上需要过的窄道,最窄的地方只能1个人过,用几个人抬的方式,是过不了那里的。

为此,方文现场将包打开,取出里面的黄金,分开运输。

包里的金子,并非金条,而是已经被金行熔炼成金锭,一块就有25斤重,共计80块金锭。

金锭分装在士兵们的弹药袋中,队伍原路返回。

时间已经到了深夜1点。

这一次行动,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连战斗都没出现,悄然运走了1吨黄金。

当队伍来到之前宝庆路旁边暗巷时,方文突然停下脚步。

他想起了那边三名可怜的孤儿,这些孩子留在这里,恐怕活不到战争结束。

也许该将他们带回去,给他们一个希望。

是以,方文让队伍暂时停下,他走到暗巷边,戴起头盔观察对面。

对面楼房2楼的观察点中,灯光已经熄灭,应该是里面的人熬不住困意睡去了。

确定没人在此监视后,方文快步走过街道,来到对面的那个狭窄巷子外。

巷子里黑黢黢一片,那三名孩童卷曲在一团不敢动弹,1月夜晚的气温让单薄的他们冷得发抖。

“想不想跟我走”方文柔声问道。

年纪最大的那名孩童出声道:“你认识我妈妈吗她让我们待在这里,可我们已经呆了很久,妈妈还没回来。”

他们的母亲,恐怕已经没了。

“你们平时吃什么”

3名孩子中最小的那位女孩,回道:“饼干,还有雨水,后来饼干吃完了,哥哥就出去找食物,馒头好吃,哥哥被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