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香港岛暗战,汇丰银行大厦


第531章 香港岛暗战,汇丰银行大厦

 

凌晨4点,方文一行抵达油尖旺。

 

对面就是香港岛,但没有桥,必须坐船过去。

 

此地有两个码头佐敦道码头,九龙仓码头。

 

佐敦道是客运,九龙仓是货运。

 

方文他们要坐船去中环,走佐敦道码头过去。

 

码头上,几名工人接应,潘正心与他们交谈后,向方文说明情况。

 

“最近英国人突然加强了戒备,晚上都有巡逻艇在码头外巡逻,还严令私船过海。我建议你们做客轮过海,那样就要等2小时,坐6点的第一班船走。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现在坐渔船划船过去,但要是被巡逻船发现,就很麻烦了。”

 

潘素怀看向方文,征求他的意见:“你觉得怎么走好”

 

方文看着码头上停靠的双层渡轮,心中思索。

 

这次的行动,第一要素是保密,只有敌人没有警觉,才能将除奸行动执行下去。

 

所以自己才会降落在元朗,绕了个大弯过来,为的就是这个。

 

现在也是如此。

 

他低声道:“今天过去只是落脚和踩点,安全过海不被发现才是我们要考虑的。坐渔船太冒险了。”

 

潘素怀点头,与潘正心交谈,确定了乘坐客轮。

 

在等待的2小时里,方文与潘正心聊起过海的细节。

 

如今因为大量难民经由元朗入香港聚集在九龙地区,只有少部分有钱有关系的人才能前往香港岛。

 

为了避免偷渡过海的情况,渡轮乘客上下船都要经过港警和水兵的身份查验。

 

潘正心自然是考虑到这个的,给方文一行五人,制作了假身份证明。

 

海兴贸易的职员。

 

2小时过去,天渐渐亮了。

 

码头上第一批乘客出现,在码头聚集等待。

 

打着哈欠的警员和水兵挡在通道前。

 

“排好队啊,把证件和船票拿出来检验。”

 

乘客们连忙排成两列,等待验票登船。

 

在码头另一边,潘正心低声道:“可以过去了。”

 

随即,方文、龚修能、以及除奸队的潘素怀、赵零露、杨霖霄走了过去。

 

五人穿着黑色西装,每人都有一个手提袋,走向排队队伍。

 

潘正心装作不认识他们的样子,先行走了过去。

 

他与乘客中的伙伴眼神交汇,伙伴立即行动,走到警员那边用胶辽官话交谈道。

 

“大兄弟,尽早又来执勤啊。”

 

“他奶奶个熊的,就知道使唤咱们外地人,这当差还不如你们做厨子的呢。”

 

“这话说的,你是官,我是平头老百姓,能穿鞋谁愿意光脚啊。”

 

一根烟点上,那位山东籍的警员,与老乡热络聊起来,检查证件时,也就走走样子。

 

方文五人排在队伍中,走了过去,将各自的船票和证件递了过去。

 

检查平安通过,五人登船。

 

汽笛声响起,客轮缓缓驶离港口,向着中环码头开去。

 

方文五人在二层一角待着。

 

他将掌心搭在在冰凉的护栏铁杆上,看向远处的香港岛。

 

此时天还没有完全亮,远处的高楼似乎隐没在一团迷纱中一般。

 

行到一半处,英军巡逻船在海面驶过,客轮特意减速让了下。

 

随后就再也没遇到什么问题,客轮顺利抵达码头,乘客排队下船。

 

潘正心过来,低声道:“下船还有一次检查,不要担心,里面有我们的人。”

 

五分钟后,轮到方文他们,年轻的警员接过证件看了眼,别有深意的微微点头,然后交还证件允许通过。

 

出了码头,方文他们与潘正心汇合,在其带领下前往落脚点。

 

沿途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开门做起生意,街上的行人逐渐多起来。

 

方文甚至看到了几个阔少开着敞篷跑车呼啸而过,应该是放荡一夜,现在才准备归家。

 

这里聚集了南方的富人们,即便是战争时期,依然有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穿过几条街道,他们来到了一个秘密联络点。

 

联络点是一家破旧的茶楼,茶楼老板看到潘正心,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上楼。

 

楼上,还没有营业,几人正等待着他们。

 

潘正心介绍道:“这几位同志,因为身份需要保密,只能用代号代替真名,他是白鸽,他是老鹰,她是喜鹊,还有这位伯劳鸟。”

 

在潘正心介绍的同时,方文也在观察着这几位。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窗边那个削瘦的身影上,男人戴着金丝眼镜,苍白的手指正将报纸折成整齐的方块,动作优雅得如同在摆弄一件艺术品。他穿着深灰色西装,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小胸针,上面雕刻着展翅欲飞的白鸽——与潘正心介绍的“白鸽”代号不谋而合,那双藏在镜片后的眼睛,看似温和,却透着敏锐的洞察力,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