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泰山风暴’火箭车,根据地防空雷(第3页)

但一体式发射军车却开始进行制造。

因为这是一个长期项目,方文成立了军车厂。

军车厂的工程师由飞机制造1厂2厂,发动机制造厂抽调。

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生产一体式发射军车,以及其他泰山军用车辆。

安排好军车厂的生产,方文便着手与招工和接火箭兵的事宜。

为了能够招募到大量技术工人,他召集了泰山航空行政部的所有员工,要求他们分成2个工作组,分别前往南北两地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招工工作。

去北边的招工组,由行政部部长方守信负责。

去南边的招工组,由行政部内部调查科科长沈伟涛负责。

安排好人员后,方文组织了一只飞行运输队,准备飞回国内。

第一趟飞行目的地是延安和太行山脉的晋察冀根据地。

3月15日。

由6架水上运输机,4架炮舰机组成的飞行编队起飞向国内出发。

其中4架炮舰机,是送往晋察冀根据地的战机,以弥补之前战争中损耗的炮舰机。

而这些飞机舱内,还载着招工人员,以及本届八路军航空兵学员,还有防空预警雷达零部件。

飞机沿着西南航线经由云贵川三地飞往北方,越过汉中,秦岭,进入延安根据地的空域。

一队飞行器反馈出现在雷达索敌装置中。

但飞行方向是远离延安。

方文看了下下方延安机场,发现所有战机都不在。

而机场跑道上,坑坑洼洼,士兵们正在挑土填石进行修补。

他拿起话筒:“泰山运输队呼叫地面,请求降落。”

片刻后,地面传来回应:“可以降落。但机场主跑道被轰炸,正在修缮,只有一条备用跑道可以降落,你们需要分次降落,请保持联络。”

“好的。”

方文结束通话,切换内部频率,指挥飞行编队进行依次降落。

在他的指挥下,飞机有条不紊的降落在备用跑道上,然后驶入停机处,将跑道让给下一架飞机。

就这样,一架架水路两用型飞机安全降落地面,方文驾驶的最后一架飞机降落。

而在他降落后没多久,延安航空队的飞机也飞了回来。

航空队的飞行员们,一看方文来了,纷纷过来。

队长祁保谦热切道:“团长,你终于又来延安了,我们都很想你。”

方文笑着与所有飞行员握手,问道:“跑道怎么回事?”

饶鸣和抢着说:“鬼子突然空袭,我们立即升空拦截,击落了2架,但还是让他们将炸弹丢在机场跑道上。”

“可以啊,又击落了2架,是谁的功劳?”

“我独立击落了一架。”樊伯生自豪的回道,他曾经是精锐飞行员中战绩最差的,如今却在快速茁壮成长。

方文用力拍了下樊伯生的肩膀,表示对他成绩的肯定。

随后道:“我带来了一个设备,有了它,可以在日军空袭前预警,你们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是吗?团长你快说下,是什么?”祁保谦急切询问,其他飞行员也很好奇。

“都在飞机里,但要等下,我要确定它安装的位置,才能安排进行安装。”

正说着,飞机场外来了一名军官。

他是负责雷达站的。

方文与他交谈后,确定将雷达站建在机场西面。

随即,一大队士兵进入机场,在安装工程师的指引下,将零部件从飞机里取出,抬到机场西边的空地上。

延安航空队的飞行员们,跟着方文好奇观看着。

工程师和安装人员开始忙碌,将四个支角打下,随后以支角为基础进行组装。

一根根预制钢架通过螺丝拼接成支架,组建构成了一座铁塔,随后,上面开始安装大型雷达发射和接收器。

从中午一直忙碌到夜晚,工程都没有结束,第二天又继续进行,总算是做完了。

随后,从仰光航空学校学成归来的两名航空雷达兵在连接好的设备上进行操作,向延安的同志们展示这个泰山军工的新式装备。

延安只是第一个防空雷达站,随后方文还要趁着此行,将另一个雷达站建在太行山中的阜平县境内。

它虽然不是直接伤害武器,却可以做到更有效的防空预警措施,让日军的空袭不再那么防不胜防。

那样炮舰机出战,就能更好的应对日军的战机袭扰。

也能让根据地有限的防空火力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