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航空火箭弹试飞测试,新的军工产线(第3页)
显然,这种初级发射巢的单发命中率是个大问题,即便是通过超能进行预判,一样会出现错漏。
方文觉得,除非是超凡状态,普通的异能状态的命中率也只能达到3成。
显然,对于普通飞行员来说,它只适合于集群攻击,单发就是浪费弹药。
火箭弹截击机的实战测试就此结束,方文驾驶飞机降落在跑道上。
他下机后,截击机项目组的工程师和开发人员纷纷围了过来。
他们第一时间,围绕火箭弹发射巢进行检测。
三个蜂窝状的装置此刻除了中部发射巢还有3枚没有发射外其他已经清空,发射巢金属表面被尾焰熏出淡淡的焦痕,但固定螺栓没有丝毫松动,连接处的缓冲弹簧仍保持着弹性。
方文也宣布道:“所有火箭弹发射完毕,机身无异常。”
测试观察员举着记录本大喊:“左侧七发六中!右侧七发全中!中间7发单发中二!”
这个成绩,让工程技术人员们欢呼,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苦战一个半月最好的结果。
随后,方文又驾驶了炮舰机进行了测试。
炮舰机的测试靶场设在基地西侧一片高地不平的区域。
方文驾驶着炮舰机低空掠过时,能清晰看到地面靶标在阳光下投下的斑驳阴影。
左侧山腰的碉堡;山脚那三辆废弃卡车,是模拟日军的坦克;再远点的沙袋工事则代表着步兵集结点。
这些目标零散分布,恰好考验火箭弹的面杀伤覆盖能力。
他拿起话筒:“炮舰机进入靶区,高度1000米,速度两百二十公里。可以开始演习。”
这是预设的实弹测试内容。
具体攻击目标,由下方决定,充满随机性,让测试人员没法提前进行考量。
片刻过后,无线电设备中传出声音。
“敌军出动了3辆坦克,正在攻击我方阵地,请求空中打击,摧毁目标。“
“收到。”
方文操作飞机调整机位,将机身正对目标区域。
crt屏幕中出现下方的汽车景象,方文立即按下发射键。
左侧火箭弹发射巢倾泻而出,在三辆废旧汽车区域连续命中爆炸,火焰腾空而起,硝烟将整片区域隆重。
过了一阵,硝烟散去,那里的汽车已经被集群航空火箭弹炸成了一堆烂铁。
这威力,似乎比喀秋莎更直接。
也是,喀秋莎是抛射,火箭弹发射巢是直射,集中度和命中度都比喀秋莎要有优势。
见此情况,方文心中不由大喜。
显然火箭弹发射巢,对地面进攻有着巨大的改善。
随后,他针对这个模拟战场的其他区域进行了火箭射击测试。
一天测试时间结束,两款机型都有不错表现。
这个结果,让方文看到了改变敌我战力的方法。
他立即将此情况发报给白云飞,白云飞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延安汇报。
之前军代表前来缅北基地参观过泰山风暴火箭弹发射器,对这类武器的威力有过了解,并也向延安进行了报告。
现在泰山航空竟然又研发出了更高效的火箭弹武器,确实很诱人。
为此,一封电报发回,询问能否将现有的炮舰机大规模加载火箭弹发射巢。
毕竟相对于空战而言,炮舰机队日军地面部队的压制性更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炮舰机保有量也很高。
这个要求,却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苏联提供的那批火箭弹,并不够用。
如果继续采购的话,费用也太昂贵了。
必须得有自己的火箭弹生产厂,才能解决弹药的问题。
但生产火箭弹需要的工业设备,是一个体系,泰山航空真的可以做到吗?
很难。至少没法从苏联那里获得想要的生产线。
为此,方文将视线放到了欧洲,随即让巴黎分公司通过情报渠道发布一条秘密购买工业产线的消息。
这个消息,方文原本不指望马上就有回应的。
可谁想,竟然有人主动找上了分公司,洽谈军用级工业产线的出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