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5589000米高空飞行,八路军火箭弹训(第3页)
那些雷达兵严格按照从泰山航校学来的技术,全天监视著附近空域的情况,在確定附近区域没有日军飞机踪跡后,通知延川那边。
隨后,2架炮舰机在延安航空队的护航下,飞抵了阜平水上机场。
第二天,火箭弹装置的安装和教学开始。
方文带来的泰山军工工程师们,將4具火箭弹发射器进行凭藉组装,一个个发射管通过螺母和铆钉连接起来,组成了完整的发射器。
这是一个带有液压装置,通过手动操作可以调整射向的16管发射器。
光有它,没有载具,可不行。
但在阜平这里,却没有可以搭载它的卡车,需要运到青阳县那边,用缴获的日军卡车进行安装。
但在这里,为了更好的演示和教学,使用了替代品,2架骡车。
將其中两具发射器固定在骡车上后,正式教学开始。
清扫乾净的试射场上,放在骡车上的火箭弹发射器、16根黑色铁管子在晨光里泛著冷光,给人一种神秘强大的感觉。
前来学习的,不光有学识高的学生兵,也有各部队抽调来的炮兵。
严怀勛用手拍了拍发射管:“都看好了,这16根管子,每根里能塞一发火箭弹。”
战士们围成半圈,粗布军装的袖口都卷著,有人手里还攥著没放下的步枪。前排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兵忍不住问:“严同志,这铁管子跟咱的迫击炮比,哪个厉害”
“当然是火箭弹厉害。”严怀勛弯腰从木箱里拿出一发火箭弹,“迫击炮是一颗一颗打,这玩意儿,16发能一块儿飞出去,管够小鬼子喝一壶。”他把火箭弹塞进最左边的管子,“咔嗒”一音效卡紧,“装弹要注意,尾翼朝后,弹头朝前,別弄反了——弄反了打不了,还会炸膛。”
“严同志说笑了,我们都是多年的老炮手了,这种问题可不会犯,倒是那些学生兵,你得好生教导下。”一名老兵回道。
鬨笑声传出。
白云飞冷声道:“战友间的团结友爱你们都忘记了吗不要嬉皮笑脸破坏学习环境。”
士兵们连忙端正態度。
教学正式开始。
由严怀勛的助手蹲在地上,用白石灰画了个简易的坐標系,横槓標著“左右”,竖槓標著“高低”,以此再结合实际操作,严怀勛出声道:“这液压杆是调方向的,搬这个摇把,管子能左右转,对付跑动的鬼子;那个带刻度的转盘,是调仰角的,刻度越高,打得越远。”他扳动摇把,16根管子缓缓转向左侧,战士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嘆。
轮到装弹练习时,战士们分成两组,每组8人。
一名八路军老炮手第一个,他粗糲的手指捏著火箭弹,却在管口停住了:“这玩意儿有啥忌讳”
严怀勛笑了:“放心,在没有装弹前,火箭弹是安全的。装弹时,你们需要拔掉安全插销,但记住,安全操作是必须的,一定要严格按照標准流程,不能擅自更改。”
老炮手点头,再次確认了装填流程,小心谨慎的按照教授的过程操作,將一枚火箭弹装填进了发射管。
当然,因为是学习,火箭弹是没有拔掉安全插销的。
这批学员一遍又一遍的学习熟悉著装填过程,这些过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光要知道,还要背下来,必须一字不差的默写才行。
通过练习和死记硬背,学员们掌握了装填的技巧。
隨后是实弹发射操作和发射前的测量。
瞄准练习用的是1000米外的三棵老槐树。
严怀勛让战士们用標杆和指南针定方向,自己则蹲在地上画射程表:“仰角10度,打800米;15度,1200米。这张表给你们抄下来,每天都要背,將它们变成本能,以后需要计算时就会快很多。”
他指著3棵槐树,“火箭弹是范围攻击,不求精准命中,但必须保证大致目標区域。”
为了更好的解释,他又换了种说法解释了遍:“打出去的火箭弹会像撒网一样落过去,不用追求每发都中,只要罩住这片地方就行。”
有个年轻战士突然问:“严同志,这玩意儿发射时动静大不大”
“动静大得很。发射时会喷火,声音能传二里地。所以打完就得开车跑,別等著鬼子的炮弹反扑过来。”他拍了拍骡车的木挡板,“现在我们用骡车,那这骡车就是咱的腿,打完就赶车转移,跟鬼子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