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漫石道火箭弹集群射击,合纵社记者(第2页)
诱饵就是在曲阳佯装被击溃的八路军部队,这样才能让日军不会怀疑的杀进漫石道。
而既然要暂时放弃曲阳吸引日军进入埋伏圈,地方上的准备也必不可少,比如沿途村庄和县城百姓的临时撤离,还有各种物资的隐藏,可不能让日军在曲阳境内占到便宜。
参谋一番讲解完,三分区司令布置任务,方文作为火箭弹发射负责人,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提前带着车队前往漫石道准备。
会议到此结束,军官们纷纷离场开始准备。
方文也起身离开,却被司令留下:“小方,还有个事要和你谈谈,我准备安排一个外国记者对泰山风暴火箭弹发射过程进行采访,你觉得可以吗?。”
泰山军工的武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是没有太多名气的。
方文一直都在想要扩大泰山军工装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曾经想过,找一些军事观察员和大报记者进行专访。
但这种事,并不好弄,欧洲那边因为纳粹的原因自顾不暇,美国却因为中立姿态禁止对战争国进行采访。′?齐`盛@*小?:*说d网1x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那这位记者是从哪来的呢?
方文不禁好奇询问。
司令笑着道:“此人叫做汉森,合众社驻华记者,原本待在北平。今年年初,他从北平出发,跑到了冀中根据地采访,后来又来到阜平和曲阳一带收集抗战新闻素材。我们的民兵将他当做鬼子的特务抓起来,后来误会解除后,他便在根据地中待下,将我们这里的情况写成文章,发给合众社。”
合众社方文知道。是一家美国国际新闻机构。
但和美联社的会员模式不同,它采用“开放供稿”模式,向所有媒体供稿,只收取稿费。
这种模式虽然没有美联社的新闻拢断性,但因为“普惠模式”使其快速占领中小媒体市场,尤其在欧美地区的地方报社中渗透率极高。
这种模式,反倒是方文想要的,或许可以借助汉森的新闻稿,来将泰山军工的知名度打响。
那接下来爆发的欧洲二战,可就更好销售军火了。
随即,方文同意了这名记者的采访请求。
战前部署会议结束,各部立即开始行动。
方文带着五台蒙着黑布的军车驶向曲阳县城西北方向。
车斗里,坐着泰山军工的技术人员,八路军的第一代火箭兵,还有一名叫做汉森的外国记者。
车队沿土路颠簸慢行。
这是一条从很久以前就有的古代道路,磨平的青石板,已经陷入土中。
行至漫石道峡谷西侧山梁,方文让技术兵将发射器推进缺省的天然岩洞,又指挥战士们用秸秆和树枝伪装。
这样可以防止被日军的飞机侦查到,也可以在溶洞口提前做好发射调试。
“方先生,这玩意儿真能让数千鬼子兵歇菜?”二团派来协助警戒的警卫排排长蹲在岩洞外,看着一枚枚火箭弹,不禁向方文询问。
他见过泰山军工的单兵火箭筒,但眼前这“大家伙”,还是让他心里没底。
方文笑着道:“这两种远程火箭弹的战斗部和单兵火箭弹的不一样,为了保证着弹效果,装药量抵得上十颗手榴弹,一轮齐射下去,日军的坦克再硬,也得变成废铁。更别说那些鬼子兵了。”
正说着,通信员拿着电报纸过来,带来了日军的最新动向:“日军先头部队已经过了定县,正在往曲阳赶,咱们的人开始准备‘溃败’!”
方文立刻让技术兵激活发射器的预热设备,橙红色的指示灯在岩洞里次第亮起,象一簇簇等待燎原的火苗。
(漫石道示意图)
曲阳县城东门外,战士们正忙着“演戏”。
“弟兄们
,别演得太假,要让鬼子觉得咱们是真打不过!”三营赵营长叮嘱着。
有士兵道:“这个我们明白。以前看国民党军队逃跑,照着那样子学不就行了吗。”
其他人哄笑,但这确实是最好模仿的。
一个小时后,日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坦克的履带碾过土路,扬起漫天尘土,鬼子兵气势汹汹,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战斗一触即发,开始进行了激烈交火。
但没过多久,日军却发现对手竟然败退了。
看着八路军战士们往西北方向跑,连“来不及带走”的粮袋都留在了路边。
日军先头部队指挥官佐藤少佐坐在坦克里,通过潜望镜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冷笑:“八路军果然不堪一击,追!拿下曲阳后,直接进山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