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航天技术提前研发,从火箭到导弹((第2页)

方文拿起照片仔细观看。

飞机从外形上看,和其他战斗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体型大了许多。

这种体型的战斗机,主要是在战斗力上进行了改装,飞机内必然安装了强大的火力。

其机头的武器就是证明。

上鼻部有四个7.92毫米mg17机枪射击口,在鼻子下部有两个20毫米机炮射击孔。

但这并不是其全部武器,飞机是双座舱的,机头的武器由飞行员控制,后座舱的存在,则是用来控制后方和两侧武器系统的。

这样强的火力配置,就能在空战中,形成强火力输出,特别是对付皮糙肉厚的轰炸机。

看到这里,方文不禁在心中构思。

泰山的重型战斗机,也用这种模式吗?

他否定,这种设计虽然增强了火力,但也让战斗机的灵活性大幅下降,除非有大规模集群配合作战,不然的话很难形成压制性战斗力。

德国以举国工业能力创造的空中优势,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

泰山军工战机要走的路,只能是精兵化。

没法大量制造军机,就要以武器的先进性获得战争优势,比如目前正在发力的航空火箭弹,只要解决制导问题,以命中率和高效摧毁机制,就可以做到以一敌多,从而扭转目前的中华战局的空中劣势。

挥去思绪,方文出声道:“说下坦克方面你知道的情况。”

科恩继续。

“陆军现在把宝压在两款坦克上——三号和四号。三号坦克是主力,装37毫米炮,去年波兰边境演习时,军方觉得37炮打苏联的t-26都费劲,逼着克虏伯把炮换成50毫米的,但50毫米炮的炮管生产难度大,鲁尔区的工厂每月只能造80根,导致三号坦克的改进型产量一直上不去。”

“那四号坦克呢?”方文追问。

在西班牙内战中,方文亲历过苏联t-26与德国一号坦克之间的战斗,当时情况看,t-26性能完胜一号坦克。

显然德国经历了西班牙内战的实战测试,已经认识到陆军坦克的不足。

因此,在这两年时间里,一直在发力研发新型坦克,现在竟然已经发展了四号坦克。

“四号坦克被定义为战场支援型,装的是75毫米短管炮,主要用来打碉堡和步兵,装甲比三号厚,正面能扛住20毫米机炮的直射。”科恩解释道,“但问题更多——变速箱是迈巴赫的hL120tr发动机配套的,换挡特别费劲,驾驶员都说‘开四号比开卡车还累’;而且履带太窄,在泥泞地里容易打滑,去年秋天波兰边境下了场雨,演习的四号坦克有三分之一陷在泥里动不了。”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还听说,陆军军械局在秘密搞‘重型坦克’项目,叫‘虎式’,但现在还在图纸阶段,克虏伯和保时捷在争设计权——克虏伯想沿用四号的底盘改,保时捷坚持用全新的电传动,但电传动的可靠性太差,去年测试时烧了三台电机,军方现在更倾向于克虏伯的方案。”

方文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军工情报。

记录完毕后,他也在心中做对比。

‘泰山松’中型坦克,从武器配置和装甲强度,还有动力等多方面看,其实比4号坦克还要强一点。

最大的问题在于泰山军工没有德国那么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

但50-100辆泰山松中型坦克的生产目标是不会变的,等苏联的t-26底盘铸造件到货,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至此,方文的提问结束了。

他看向姜文瑾,想要征求姜文瑾的意见,毕竟此人要是录用,将会加入姜文瑾的火箭项目团队。

姜文瑾正在思考,眉头微微皱着。察觉到方文的目光,他明白自己要做什么,问道:“科恩先生,你刚才提到A-5项目要改进尾翼燃气舵,我想知道,德国现在对‘矢量推力’技术有没有研究?我们的火箭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低速时姿态控制差,要是能在尾翼上加燃气舵,精度也会相应提升,但火箭弹的体积小,可实现难度会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