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商场无父子 造假走不长


   收东西的量没有那么大,所以陈红军现在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有来卖东西的,他就在柜台前按品质存货登记付钱,如果没有人来,那他就和伙计一起把那些收来的东西进行处理。

    想要赚钱就不能怕懒,自从见了李龙的赚钱速度,加上这两次卖货得到了实惠,陈红军越发勤奋。

    所以当秦立国过来请他的时候,他还有些意外。

    “你也开了收购站?挺好挺好,位置在哪里?啥时候开业呀?”对于前同事秦立国搞收购站的事情,陈红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赚钱的生意从来都很难在底层垄断,跟风的这种态势反倒已经成了习惯。

    其实也就是陈红军心思都铺在自己的收购站上,并没有管其他的,不然的话稍微打听一下,他就知道在他第一次卖货赚到钱的时候,这个秦立国就已经打算搞收购站了。

    秦立国就是当初陈红军准备开收购站时聊天问的那个同事,当时秦立国说,如果他加入的话,那就是合伙。陈红军自然不想理这个茬,自己就出了一个人,再招一个不出钱的,那不是给别人白送钱吗?

    陈红军没理会这个秦立国,但是秦之国一直在盯着陈红军的收购站。刚开始看着陈红军的收购站每天就那三五个过来卖货的,他还暗地里笑话过。

    但当陈红军的第一批皮子卖了,赚了几千块钱,秦立国就坐不住了。

    大家都是收购站里出来的,收购站那点弯弯绕都很清楚,就是低买高卖而已。

    他们几个人手里都有一点人脉关系,所以这条路子有人前面趟通了,那秦立国自然想跟上,他跟上可不是想喝口汤,而是想啃上几块肉骨头。

    搞院子,办手续,招人。秦立国找的是自家堂侄,这样能省一点工资。

    他和陈红军一样办的是停薪留职,反正就算干不好,也可以回来上班。对他们这样的单位来说,巴不得大家都搞停薪留职出去创业,这样还省了一笔开支。

    秦立国不像陈红军开业这么低调,他请了不少人来坐席,收购站的院子也布置了一下,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

    作为前同事,请陈红军过去表面看算是出于礼貌,至于有没有其他心思,就不好说了。

    中午开席,早上才过来叫人,陈红军很明白秦立国的心思,他一边收拾着贝母一边对秦立国说:

    “祝你开业顺利,红红火火的。我就不过去了,你看这店里面也挺忙,我这小摊子也没招多少人,干活还得自己来。”

    秦立国笑了笑说:“那行,不打扰你赚钱了,也祝你生意兴隆!”

    秦立国离开之后,陈红军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那么大的北庭市多开一两家收购站,影响不算很大。重点的是看能不能开起来,能不能做大做强。

    因为能摸着陈红军的这个收购站过河,所以秦力国事先做了不少的准备,开业之前也到不少地方做了宣传,还在大门口搞了一个大黑板,板子上写着当天的收购价。

    他收贝母的价格一公斤足足比陈红军高了两块钱,所以当天开席之后,就有不少人过来卖东西。

    虽然这些人提的贝母也就是三五公斤的那种,但很多人挤在一起过来,看着也确实挺红火挺热闹,感觉这个生意能做起来。

    事情传开过去,不少人都等着看热闹,想看一看秦立国的这个店和陈红军的那个店打擂台的情况。

    陈红军要是知道大家有这个心思,就会感觉比较冤,他从来没有想过跟谁打擂台,只想安安生生的把自己的收购站开好。

    秦立国的收购站刚开那两天,陈红军这边的卖家的确少了一些,但是没过几天,那些二道贩子就又回来了。

    陈红军没打听,那些贩子自己就把这事说出来了。

    “那个姓秦的开的收购站,口号喊的挺响,说收购价格高,让我们到那里去卖贝母。

    明面上价格确实比这边高,但是挑三拣四的,个头小一点,贝母脏一点都会扣钱。

    而且感觉那个秤好像还不太对,除皮除杂除的都比较多,这样杂七杂八的算下来,还不如到你老陈老板这里来卖的划算。”

    二道贩子是不讲交情的,只讲利益。人家过来就是为了赚钱的,你明面上给人家说,赚的会比较多,实际上却从其他方面把价格给扣低了,那谁受得了?

    陈红军听了也只是笑一笑,他不会去讲别人的是非,干好自己的活,赚好自己的钱就行了。

    还没想着去找秦立国,没想到五月中旬的时候,秦立国反倒过来找他了。

    秦立国过来的时候,陈红军正在点评一个卖家的贝母:

    “你这贝母是干的湿的掺在一起了。有干货也有新鲜货,这玩意不好给你定价。这样吧,咱们把袋子摇匀之后抓出来一大把,看看里面的新鲜货和干货的比例。

    干贝母我给你一公斤八十,新鲜的贝母的话,我给你一公斤十五。这里面的杂质我就不说了,算完新鲜和干的比例之后,我给你一个统一价怎么样?”

    贩子很清楚自己的贝母是啥情况,所以陈红军给他说的这么明白,他自然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