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半边人

第991章 官僚阶层打太极的为官之道!(第2页)

 要知道,秦皇绝对不会轻易地将提名给予那些毫无名气之人,因此,最终的候选人必然会,从那九位声名显赫的辅相当中产生,成为众相之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九位辅相逐渐熟悉政权架构运行方式,并掌握了新官僚阶层的运作规则与规律。

 于是,一场暗中较劲的角逐悄然展开——他们纷纷悄悄地向皇帝呈上密奏,详细陈述自己的所作所为,详细介绍施政要领,对未来当首相如何加快大秦工业化进程,如何让天下人尽快富足起来,扩大工业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这样做的目的无他,只为了向皇帝证明自身行为,并没有违背为官之道、朝廷的律令,自己上位后会积极推动大秦工业化。

 毕竟,他们手中所握有的权力皆源自于那至高无上的圣人,而皇帝更是被众人尊崇为代表着人间至高的天道代言人。

 如此一来,一旦向皇帝呈交了密奏,那么在政事堂激烈争辩的时候,这些大臣们便能够理直气壮地宣称:

 “我的所作所为早已秘密上奏给圣上,连圣上都未曾表示反对,这足以说明我的举措乃是正确无误的!”这种密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例如,商业部主张修建道路有助于货物的运输流通,故而应当将修路事宜划归到商业部管辖范围之内;然而,民政部则持不同观点,认为修路不仅是为天下人服务,更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理应归属民政部管理。

 就这样,各部门之间围绕着权力与职责的划分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明争暗斗的较量……

 而工部却说,修路要想修的又快又好,必须由工部负责,只有工部有大量施工管理人员,只要工部修路,可以管理好几十万修路工人,还有…!

 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还是吏部一锤定音,表示这件事情已经向圣人秘密上奏过了。

 据吏部所言,他们曾向圣人进言:管理涉及十几万人的庞大工程,无疑是对培训官员综合能力的最佳考验方式之一。因为通过修路这样一个具体项目,可以全面地考察官员们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比如说,其组织能力是否足够强大,能否有效地调动人力、物力资源;算术如何,统筹规划能力如何,能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各项事务;还有成本核算能力,能不能精准控制预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