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半边人

第1008章 赤贫、无地无产的流民!(第2页)

内务府在招募流民为工人时,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质疑和嘲讽而退缩。相反,他们制定了一套详细而周全的计划。

首先,他们为流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让这些长期处于饥饿边缘的流民能够吃饱穿暖。

在工厂附近搭建起了简易但温暖的临时住所,让流民们有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幸好这时期整体气候比较温暖,即使住在野外也不冻死,只是住在野外必须防御各种野兽。

接着,内务府还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对这些流民进行技能培训。从最基础的操作规范到复杂的生产工艺,一点点地耐心教导,让流民习惯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流民只需要负责流水线上的一个节点,只要长期重复,自然能够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内务府深知,只有让这些流民掌握了一技之长,才能真正让他们成为工厂的合格劳动力,还能晋级成大秦帝国忠实的拥护者。

为了让流民们更好地融入工厂的生活,内务府还在工厂内部设立了各种福利设施。

有专门的食堂,为工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饭菜;有简陋但实用的医疗室,为生病受伤的工人提供及时的治疗。

同时,内务府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工人们的精神生活,像是跳绳比赛,增强个体流民的体力,拔河比赛,增强流民在新集体中的集体意识,增强新集体的团体竞争和团体对抗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普及教育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工厂里开设了简易的学堂,利用工人的休息时间,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算术。
 

通过教育,流民们逐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他们不再是被社会遗忘在角落的垃圾,而是成为了大秦工业化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被人看不起的流民,在工厂里逐渐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大秦的商业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让那些曾经嘲笑他们的世家门阀们刮目相看。

在大秦王朝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内务府承接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开展管理培训,旨在将那些原本游手好闲、以偷抢为生的流民,改造成守规矩、能干活的工人。

这一计划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困难,可谓举步维艰。

这些流民长期以来过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赤贫生活,偷抢便是他们的生存之道。突然让他们接受有规律、守纪律的生活,无疑是让鱼儿离开水,鸟儿折断翅膀,烈马拴上缰绳,这让流民刚开始根本无法适应。

管理培训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场面混乱不堪。流民对按时起床、按点工作的要求嗤之以鼻,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打架斗殴,对培训制度充满了抵触情绪。

课堂上,有人公然打瞌睡,有人大声喧哗,完全不把教官的话放在眼里。

内务府深知,要想让这些流民真正转变,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