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半边人

第1020章 王朝兴衰的历史教育!(第2页)

 甚至,连秦皇这样的顶天大人物,他也敢喷上一喷。

 秦皇也曾经说过,如果他喷得没有事实依据,后果很严重,最轻的后果便是王御史要登报公开道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哦!王御史觉得秦皇并不是在开玩笑,而是非常认真的。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也越发珍惜自己的名声了。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便不再继续喷秦皇了,而是改为上书谏言。

 这样一来,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他至少还有一个“殆政”的实证在手。

 而秦皇呢,每次对他的上书都会进行回复,这让他找不到继续抨击的理由。在与秦皇的奏书往来中,他对汉民族有了新的领悟。

 就在借着朴仁账簿登报公开之前,他认为有必要先进行一次思想上的统一。

 于是,他在《大公报》上写道:

 “大汉王朝历经四百余年,其唯一的功绩,便是从华夏族群中晋级出了汉民族,这是支撑华夏族群的主体民族,是天道的选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族群逐渐演化出了众多优秀的民族,其中汉民族尤为突出。

 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众多民族共同生活,但唯有汉民族能够崭露头角,成为华夏文明的最优秀的儿子,肩负起继承家业的重任。

 因此,神州大地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家园,更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家园。然而,尽管秦人是家中的长子,但天道最终还是选择了二儿子汉人来执掌家业,承继华夏文明的大业,率领族群开疆拓土不断发展壮大。

 二儿子不负众望,将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家产不断增加,家族的地盘也日益扩大大,人丁兴旺家族势力成为天下至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儿子汉人在当家作主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他们忘记了祖先的谆谆告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古训被抛诸脑后,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对死亡也越发恐惧,不是吞丹求长生,就是骄奢淫逸贪图享乐。

 特别是那些依附于大汉而存在的门阀世家,他们将汉人圈禁起来,强迫他们耕种土地,自己却雇佣胡虏仆从军。

 不仅如此,这些门阀世家还将野蛮贫穷的胡虏族群,迁往中原富饶地区,使得原本就紧张的资源更加稀缺。

 紧接着,汉末三国时期来临,汉人皇帝和世家门阀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对黄巾起义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这场血腥的杀戮直接导致天下人口锐减,神州大地十室九空,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