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草原奴隶的来源!(第2页)
剩下的较大部落眼见形势不妙,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提前集中部落军队,主动出击攻打朔州城。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阻止草原驱口的逃亡行为。然而,他们低估了秦军的实力和战斗力。
当这些部落军队气势汹汹地杀向朔州城时,却在王平率领的剿匪部队面前遭遇了惨败。秦军剿匪有着一贯的传统,那就是杀光所有的领导层,以绝后患;而对于剩下的普通士兵,则全部贬为官奴,用来换取物资。
这场战斗看起来异常惨烈,可实际上是单方面的屠杀,部落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最终烟消云散,草原上到处都是逃亡的草原人,而剿匪秦军几乎没有伤亡,只是浪费了一些子弹和火药。
王岳在得知此次前来剿匪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三儿子王平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关系,将王平从秦军的小队长职位上调离,转而安排他到麾下的延寿县担任县尉一职杀,从正规军转为维持地方治安的地方部队。
王岳仔细阅读了王阳、王海、王平三人的来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在执行秦皇军令时,对头型古怪的蛮夷作战时的处理经历。这些蛮夷的处理方式让王岳大为震惊,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将领头阶层全部斩尽杀绝。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和思考,王岳才在朔州下达了一道剃头扎小辫剿杀奖赏令,剿杀令名字又长又难记,但要求却十分简单。这道命令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草原上的贵族,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剃头扎小辫。此外,还有那些立下战功的草原勇士,他们通过自己的残忍嗜杀,从普通草原人晋升为打手,从而获得了剃头扎小辫的资格,而草原上的普通人只是奴隶,披头散发连扎小辫的资格都没有,何况是用锋利的小刀剃头了。
投靠大秦朔州的普通草原人,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转机。他们发现,大秦的纸币竟然有着如此奇妙的用途!这让他们对大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然而,正当他们沉浸在对大秦生活的疯狂追求时,却遭遇了一个难题——朔州王岳的奖赏令。虽然他们对大秦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喜欢大秦的衣服、食物,甚至是盐和茶,但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不是免费的,需要用秦纸币去购买。
草原人并不害怕辛苦劳作,吃苦更是从一降便开始,甚至愿意卖命换取所需。但问题是,他们实在学不会种地,又没有人愿意教草原人识文断字。放牧牛羊本是他们的拿手本领,可惜他们并非归化秦人,没有户籍,官府自然不会给他们提供贷款。更糟糕的是,他们的牛羊也没有来源,无法在大秦官府的草场里放牧。
没有牛羊,草原人就只能靠干苦力活来维持生计。好在朔州正在兴建新城,到处都需要人力,这给了他们一些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