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半边人

第1116章 戏曲空城计、梁山伯与祝英台!(第2页)

尽管离石与门阀之间素未谋面,但由于权力之争,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已注定不可调和。天下人或许无法理解其中的根源,但离石却因为受到后世文明的熏陶,早就明白他与门阀之间存在着阶级矛盾,这是无法调和的。

大秦要实现全面工业化,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口。然而,门阀们却依赖农业经济生存,他们通过知识垄断和控制人身自由来维持自己的地位,这样门阀和帝国之间因为有限的人口资源就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显然是无法妥协的。

可是,门阀们偏偏又掌握着传统文化底蕴不放,这让离石感到十分棘手。在没有将这些传统文化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前,他恐怕难以彻底解决与门阀之间的矛盾,更不可能把门阀简单粗暴的清理了。

离石其实并不想搞那种断代式的发展,尽管他已经洞悉了门阀的阴险用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恼羞成怒,更没有让盖世太保大开杀戒。相反,他选择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局面——他以“离石”为笔名,开始疯狂地抄袭前世的文艺作品。

这些前世的文艺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精华,无论是在情节、人物塑造还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都堪称举世无双。离石深知这些作品的价值,他相信,只要将它们呈现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能够引起轰动。

于是,离石精心挑选了一出戏折子,名为《空城计》。这出戏讲述了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巧用空城之计吓退敌人的故事。离石将其中的经典唱段进行了改编,使其更符合这个世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我站上城楼上观风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翻空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这段唱词一经推出,便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被这出戏的精彩情节和优美旋律所吸引,纷纷对其赞不绝口人人传唱。

而离石所在的内务府,其财力和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门阀整体。在内务府财力的倾力支持下,这出《空城计》得以广泛传播,各种宣传手段层出不穷。不仅如此,内务府还吸引了大量民间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为《空城计》的成功推波助澜。

相比之下,门阀推出的《贵妃醉酒》则显得黯然失色。《空城计》不仅迎合了文人和官僚阶层的喜好,更是在工人群体中收获了大量的铁杆粉丝。尤其是扮演诸葛亮的主演者,因其出色的表演而成为了异世的第一个明星,备受平民的追捧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