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游记半边人

第1161章 法家统治适配大秦帝国!(第3页)

 离石凝视着手中那本厚厚的《大秦律汇编》,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他不禁感叹法家的管理方式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仅仅是手中这本《大秦律汇编》,如果将其刻成竹简木牍,其重量恐怕需要五辆牛车才能勉强拉得动。想象一下,在秦朝那个时代,要阅读这样一本书,其重量可能就有上万斤之巨!而且,抄写和书写这样一部巨着,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体力。

 正是由于法家这种高效的统治方式,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还能够勉强维持。然而,当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其广阔的疆域使得法家的管理方式变得难以继续维持下去。毕竟,法家的管理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

 离石此时才深刻地领悟到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精髓所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

 他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法家是否适用于任何朝代,但现在他开始明白,一个朝代的管理方式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否则就难以长久维持下去。

 就在这时,他突然意识到法家的管理方式似乎只适合工业化的经济基础,而儒家的管理方式则更适合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然而,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慢慢适应。而儒家思想,恰好成为了这个过渡时期的最佳催化剂。

 离石这几天一有空闲时间,就会自学秦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全新的设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他开始思考大秦帝国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不怕被他人学习,反而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严密性。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

 尤其是工业化的产业集群更是如此,即使外人想要学习,也并非易事。只要不犯下后世老美那样的战略性错误,将低端产业体系转移到遥远的东亚,而忽视周边南美国家的建设,那么这种产业体系就能够得以稳固发展。

 由此可见,“远交近攻”的策略对于工业化国家来说,根本就是不适用的。因为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低端产业体系即使要扩散,也应该将其放在身边,这样一来,即使周边国家日后学会了工业化,只要它们稍有异动,就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大秦帝国可以随时出兵抄家,让周围刚富裕起来的国家,重新变回树上的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