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265章 銮驾南巡金陵去(三)
朱载坖也知道如果是真的用条石筑成大堤的话,虽然确实是坚固异常,但是耗资确实是不菲,淮安当地并不出产这种石头,潘季驯筑大堤所用的石头都是从山东和盱眙等地运来的玄武岩条石,耗资不菲,朱载坖想到了利用水泥来修筑大堤,但是现在朝廷的水泥尚且不足,修筑大堤所需要的水泥更是天量,而且水泥这东西,从直隶运往淮安来显然是不可取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就近生产,淮安当然不是生产水泥的地方,但是徐州应该是可以大规模生产水泥的,而且徐州不仅有煤炭,也有铁矿,原宋之利国监现在铜山县之利国镇就是有丰富煤铁储量,而炼铁的铁矿渣又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料,而且南方也需要一个煤铁重镇,徐州位于南直隶和山东两省交界处,北上齐鲁,南下江淮,西连微山湖,东接山东省台儿庄,兵家所必争也。
在这里开发铁矿,冶铁供应南直和利用水运运往京师,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徐州,徐州一直是南北交界,处于京师和南京的中心位置,是防卫苏南税收重镇的屏障,可以说苏南的富庶和徐州的屏障作用密不可分。它扼守在交通要冲,北可控制华北平原,南下可攻打江南,西去可以进中原腹地,东推可有海港作退路。而且徐州虽属于华北平原,但周围却多山,易守难攻。加上有时黄河经常改道,流经徐州,有黄河天险据守。
朱载坖认为,要重点经营徐州,将徐州变成朝廷控扼东南桥头堡,是极为重要的,朱载坖当即就和张居正等人商量此事,东南现在也需要铁料,而现在东南多用的是广东的铁料,如果朝廷能够在徐州开发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潘季驯久在淮安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由于地表铁矿石减少,加之微山湖逐渐形成,采矿坑口(古称开矿洞穴)和冶炉也被湖水淹没,又受开采技术所限,地下深层铁矿石无法开采,使得利国冶炼业日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