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379章 斑斑青史如何论(七)


朱载坖再度召集重臣们商量国史的事情,朱载坖这次召集了内阁辅臣 、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潘晟、礼部左侍郎掌升平署事王世贞等人一道商量有关国史的事情。

 

国史编撰的第一个问题自然就是建文怎么办的事情,首先就是该怎么称呼这位的事情,现在对于他的称呼是很杂乱的,建文帝,建文君,少帝都有,朱载坖认为称建文帝不妥,还是应该参照奉天靖难纪,以少帝称呼,一来是明确建文是当过皇帝的,这点毋庸置疑,朱载坖也不讳言,但是他法统不正,所以年号、庙号、尊号等一律不予,所以仅以少帝称呼。

 

这点就类似于西汉的前后少帝,如后少帝刘弘,当时周勃、陈平等人为什么要废黜他,名义上的理由是功臣们一致认为,刘弘并非汉惠帝的亲生儿子,而是吕后的党羽,来历不明。当然,朱允炆不是来历不明,而是法统不正,所以没有帝号等但是他又确确实实当过四年皇帝,所以就以少帝称呼他。

 

对于他的本纪,群臣们认为应该单独成册,毕竟他是当了四年皇帝的,如果不单独成册,说不过去,但是又由于少帝的法统不正,所以只能够将其本纪附在太祖之后,这点得到了朱载坖的认可,朱载坖的底线就是少帝不能有帝号、年号等证明其法统的东西。

 

对于景泰,其实君臣的意见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朱载坖认为,有关景泰帝的本纪问题,其实参照宪宗的诏书就可以了,当时宪宗下诏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所以在编撰国史时,景泰依照宪宗皇帝的上谕照例编撰本纪即可,景泰年号也不必革去。

 

但是大臣们认为,既然宪宗已经有旨意恢复景泰的皇帝称号,也上了谥号,朱载坖不如更进一步,给景泰上庙号,同时将景泰的谥号与其他皇帝拉平。朱载坖没有立即答应这一点,而是直接问道:“睿宗之事,卿等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