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新朝制度(第3页)
将自己能想到的全部想了一遍,然后编写成册,杨正山就将其交给了杨承业。
他能帮杨承业的做的也就这些了,剩下的只能靠杨承业和朝堂上的众臣了。
“爷爷,这个””杨承业看这样杨正山送来的小册子,满心的疑惑和不解。
虽然杨正山已经将自己的想法写的很详细了,但杨承业很多地方还是看的不慎明白。
“有什麽不懂的地方直接问我即可!”杨正山说道。
随后杨承业问了一箩筐的问题,杨正山一一作出解释,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杨承业才弄清楚杨正山的想法。
等解答完杨承业的疑问后,杨正山又问道:“最近是不是西域大月很不老实?”
“嗯,不只是大月王朝,就连兀良胡族也在蠢蠢欲动!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元良王已经与赤刺部和阿拉满部达成了协议,准备联合侵扰陇北镇!”杨承业道。
元良王庭已经分裂二十年了,但是如今元良王庭似乎又有统一的迹象。
当初的乌托小王子如今已经年过花甲,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却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而这些年,兀良部在乌托的治理下,已经恢复了当年的实力,甚至还要远胜从前。
这也是为何赤刺部丶阿拉满部等族落愿意重新归附兀良王庭的原因。
如果元良王庭重建,那这个新的王庭比当年的王庭还要强大。
这对大安新朝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杨正山琢磨了一下,说道:“转攻为守吧,先稳住当前的局面,再徐徐图之!”
杨承业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周兰将军已经打下陇北镇了,我已经下令命她不要再继续进攻了!”
“肃州镇和庭州镇以及乌思镇那边先扔着,正好可以让他们帮我们挡住大月王朝,而北面北原镇和陇北镇需要休养生息,重山镇也许有编练新军!”
“因此对于π良王庭,我们也只能被动防守!”
杨正山问道:“南边呢?”
“陈恒昌似乎想先占据云桂,不过仰天宗已经向我们投诚,目前仰天宗正在配合南疆镇抢夺云桂的地盘!”
“而巴蜀的太平军也已经向云桂西部和北部调兵,他们应该能挡住陈恒昌继续扩张!”
杨承业解释道。
杨正山微微颌首,“去年我们扩张的太快了,别看我们现在占据了大半江山,但是我们的根基还没有稳固下来!”
“而且百姓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乱世,正是百业皆废,民生凋零的时候,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休养生息,要让百姓安稳下来,要重建朝堂和地方官府体系,要保证整个朝廷能正常且快速的运转起来!”
这一场乱世看起来持续时间不长,但实际上对民生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陇原三省因为三年大旱,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别说几年了,估计就算是十几年都很难恢复过来。
山河省因为流寇肆虐也是民生凋,而巴蜀经历多场战乱,百姓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一统天下,而是先稳住当前的局势,让百姓们喘口气。
好在杨承业是个有成算的人,做事也很有章程,目前来看,他还是很适合做一国之君的。
拿到杨正山编制的小册子之后,杨承业立即对新朝做出了调整,增设商部和武部,设立中央银行,准备发行官办银票。
同时废除军户制度,推行募兵制。
虽然一切都显得有些忙乱,但忙中有序,在陆文渊和林展的辅佐下,杨承业逐渐熟悉了执掌天下的业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