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灵源之地(第2页)
杨承业褪下黏糊糊的血铠,站在后方的山坡上,俯瞰着灰蒙蒙的战场,神色颇为复杂。
“这场乱世终于结束了!”
安雨行走来轻声说道。
他身后还有玄真道人丶周天赐丶梁胜泽等人。
乱世之争,残酷而又惨烈。
无论是贫苦百姓,还是世家豪族,都深受其害。
而这场乱世持续了多久?
似乎是从延平帝还在位的时候就开始了,但真正的爆发期应该是陇原三省的三年大旱。
陇原三省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饿遍野,又因流寇四起,死伤无数。
之后又是巴蜀叛军作乱,虽然巴蜀叛军带来的灾难远不如大旱和流寇,但也让巴蜀的民生变得更加艰难。
然后就是陈恒昌起兵,屠江南。
其中还有西南边镇拥兵自重,大月王朝和兀良王庭犯边等等。
十年的时间,将原本繁荣的大荣皇朝打的支离破碎,民生凋,亡者数千万。
如果没有杨家起兵,那这场乱世可能会持续十多年。
无论是大梁王还是陈恒昌,想要彻底灭掉对方,都免不了十多年的攻伐。
大荣的覆灭是无法避免的,杨家的存在却是天下万民的幸运。
最少杨家提前终结了这场乱世,让天下百姓少遭了十年的战乱。
而现在,陈恒昌彻底覆灭,大安新朝坐稳了天下。
神木岛。
杨正山收到陈恒昌覆灭的消息时,已经是二十天之后了。
对此,杨正山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送来的战报,便不再理会此事。
大安新朝坐稳天下那是预料之中的结果,陈恒昌的覆灭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虽然最后一战,大安将士死伤惨重,但是新朝已经一统天下,天下皆定,再也不会其他的波澜了。
相比于大安新朝,杨正山此时更关注灵泉空间内的建设。
上千人口迁入灵泉空间内,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不再少数,杨正山必须要保证空间内的物资供用。
而能把外界的物资送入空间的人只有杨正山一个,所以这段时间杨正山一直都在忙着往空间内输送各种物资。
除了运送物资外,杨正山依然在挑选人手送入空间,灵泉空间内的建设是一个大工程,哪怕是只是凑合用的宗族大殿,那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更何况杨正山还想在灵泉瀑布下建一座雄伟的宗族大殿和诸多建筑,别说一千人了,就算是上方人,估计也要十几年才能完成。
灵泉空间的建设不是一日能完成的,杨正山很有耐心的慢慢建设着,同时沉下心来好好修炼了一番。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灵泉空间内长寿村扩大成为城镇。
神木二十二年春。
杨正山正式将长寿村更名为长寿城,此为灵泉空间内的第一座城池。
同时,杨正山将灵泉空间改为灵源之地,自此之后杨家也被称为灵源杨氏,
而杨正山自己也自称为杨氏之主,凡是灵源之地的族人皆称之为家主。
以前大家对杨正山的称呼有很多有,大人,老侯爷丶老太爷,老爷丶岛主等等,各种称呼不一而足,这些称呼都不算错,但也有一些异议。
比如老侯爷,杨承业都成为了皇帝,靖安侯的封号自然也就消失了,杨正山再被称为老侯爷就显得很不合适了。
再比如岛主,那是在星月岛和神木岛上称呼,在灵源之地自然是不合适的。
为了统一称呼,也是为了确定家主的地位,杨正山这才修改了大家对自己的称呼。
灵源杨氏并不只是指杨家,凡是生活在灵源之地的人皆可自称为灵源杨氏的子弟,附属家族也好,普通百姓也罢,一旦离开灵源之地,也就是灵泉空间,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灵源杨氏的子弟。
而对于年号,杨正山再次进行了修改,神木改为灵源,今年便是灵源二十二年。
年号的修改代表的杨家的重心转移,从星月改为神木,意味着杨家的重心从星月岛变成了神木岛,神木改为灵源,也意味看杨家的重心从神木岛变成了灵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