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摊牌了,老子给你们找了个后娘,你(第2页)
“不只是绣娘,木工,铁匠等等,我都希望你能如此!”杨正山继续说道。
如果一个军户中出现了一个绣娘,那就相当于减少了一个贫苦户。
不管如何,让他们学门手艺都是好的。
“可是我这边只需要掌柜和伙计,他们能做吗?”罗裳说道。
比如马三,就跟杨家签了十年的长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农业上,杨正山没有太大的操作空间,唯有商业上,杨正山可以借用罗裳的生意。
一家军户能有几个男丁?
而除去一个正丁和一个余丁外,一家军户又能剩下几个男丁?
所以杨正山一直都把扶贫的目标放在女人身上。
不过这其中涉及一些问题,首先这些人需要集中培养,需要送到安源州城内,不过有守备官厅背书,应该问题不大。
当初在临关堡时,杨正山建针绣作坊,如今里面就有不少合格的绣娘,虽然那些妇人算不上厉害的绣娘,但养家糊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如今,杨正山同样需要罗裳。
杨正山已经计划好了,等春耕结束,他要对防守官厅下辖的所有屯堡进行整修。
就按照迎河堡的方式,让每个屯堡就建造猪圈、羊圈、鸡舍等等,为每个屯堡都建造学堂,并且在几个规模较大的屯堡建立商业街。
“这事倒是不难,在江南有很多绣坊,那里的绣娘都是从小培养的,不过需要签长契。”罗裳说道。
从针线作坊,到养猪养鸡,再到现在的绣娘培养,杨正山就是希望能解放女人的劳动力。
“绣娘学堂?”罗裳有点懵。
而杨正山估计要在安源城待好几年,他希望在他离开安源城的时候,所有屯堡都能换一个样子,所有军户都能解决温饱问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虽然民生不是杨正山的主要职责,但杨正山依然愿意造福那些军户。
让罗裳培养木工和铁匠,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过罗裳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他已经明白杨正山的意思了,也明白他是无法从这上面赚到钱的。
其实这是做起来也容易,开个木工铺和铁匠铺即可,花费不会很大。
聊完这些之后,杨正山便与罗裳话起家常。
罗裳给他说了很多重山关的事情,大多都是重山关这段时间的变化。
不得不说陆崇德和梁储都是有能力的人,在他们的管理下,重山关越来越繁华了。
除此之外,杨正山还问了问罗裳家里的情况。
罗裳的长子罗真,也就是当初那个因为冲撞了张家四少爷被关进大牢的莽撞小子,如今已经罗裳做起了买卖,罗裳离开关城的时候,他会帮着盯着各个店铺的生意。
这小子虽然莽撞了一些,但做生意还算是有些头脑。
……
罗裳在安源城待了三天就离开了,现在他的生意不小,不可能一直留在安源城。
而且安源城的事情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他想要接手梁家的生意估计还要等好几个月才行。
不过有些事情他可以提前做些准备,他已经跟杨正山说好了,等回去后会先安排两个掌柜来安源城盘下一家店铺,先把锦绣坊的招牌挂出来,同时也把绣娘学堂建起来。
对此,杨正山自然没有异议,罗裳办事很有章程,杨正山对他还是很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