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禅修其十二


 
禅宗的“棒喝”犹如醍醐灌顶,而后来出现的那些著名公案,则恰似一把把利剑,直插人心。其目的无外乎是要让人如大梦初醒般,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从而达到顿悟成佛的至高境界。从客观的角度审视,这些内容其实是在佛教经典的基本思路上,如锦上添花般进行了一定的发挥。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们在手法上独辟蹊径,形成了一些别出心裁的表现形式。
到后来,禅宗在对待佛教相关事物时,犹如离弦之箭,比其他宗派走得更远。禅宗作为佛教的重要一脉,其对于佛教创始人、佛教经论,乃至本宗祖师的态度,都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格外引人注目。“呵佛骂祖”、“非经毁教”这样惊世骇俗的说法和态度,在印度的佛教传统中犹如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印度的禅思想虽然也强调对传统的超越,但却如和风细雨,并未直接要求修行者采取如此激进的方式。故而,可以说这种独特的态度是禅宗在其发展历程中独树一帜的创新之举。
然而,尽管禅宗在某些方面犹如离弦之箭般与传统背道而驰,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其深邃的内涵中瞥见它对印度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禅宗的核心思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依然源自印度佛教的浩瀚星空,只是在传播和发展的漫长旅程中,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修行者的独特需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心雕琢和创新。我们都深知,印度大乘佛教对于“空”的强调可谓是不遗余力,它犹如一位严厉的导师,着重指出人们不应执着于任何事物。然而,从逻辑的角度去审视,如果将这种“空”的观念推向极致,那么必然会导致对一切事物实在性的全盘否定,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佛和祖师。同样地,如果将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要求推向极端,那么也必然会对任何事物的权威性予以无情的否定,而佛教的经典和修行自然也难以在这场风暴中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