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苦行其四(第2页)
比丘在进食时,应当秉持着三念和五观的态度。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被称为日中一食,它带来的好处实在是数不胜数!
首先,且让我们来聊聊这至关重要的第六点——节量食。所谓节,恰似那高悬于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我们要有节制;而量,则宛如那精准的度量衡,意味着要有一定的数量。在进食时,我们切不可仅仅因为食物如琼浆玉露般美味,便如饕餮般不停地大快朵颐,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如此这般,便如脱缰野马般失去了节制。无论食物是何等的秀色可餐,我们都应如那自律的苦行僧般,保持适度的食量。譬如,若我每日通常两碗饭下肚便能饱腹,那我便应如那执拗的犟牛般,坚定地只吃两碗,而非如那挑食的孩童般,因食物难以下咽便只吃一碗,亦或如那贪得无厌的饿狼般,因食物美味便吃三碗。如此这般,我们方能如那严守戒律的高僧般,做到自我约束,不为那如洪水猛兽般的食欲所左右。
对于每一个虔诚的头陀行者而言,节量食犹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他们修行的道路。原本两碗饭足以填饱肚子,可他们却毅然选择少吃半碗,仿佛是在与欲望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通过如此这般的方式,他们不仅能够驾驭内心的欲望之马,更能在物质的海洋中保持清醒,专注于修行的彼岸。
第七点,过午不饮浆,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里的“过午”,恰似那午时的钟声,一旦敲响,便意味着浆水的禁饮。然而,对于常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艰难的挑战!此行为犹如攀登高峰,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自控能力,绝非易事。要知道,这里的“浆”,不仅涵盖了普通的饮料,甚至连那沁人心脾的茶水,也被纳入了浆水的范畴。也就是说,过午之后,那茶的芬芳也成了一种奢望。这无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此乃饮食方面的五种头陀行之一。迦叶尊者在佛陀住世之时,以头陀行第一而声名远扬。头陀行共计十二种,前文已述其七,而此处所提的过午不饮浆,恰是那剩下的五种之一,主要关乎居住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