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877章 吴州来的急报(第3页)

 马梦泉看着远处的燕春楼,此时大动干戈进去,必然不妥, 

 只是这些话,长公主周香雪脸色一冷,立即呵斥道;“今日举办的是诗会,而不是议论朝廷的事,有佳作,就上来宣读,自认为不行的,那就老实坐着,洛云侯,大公子,你们二人不动笔,可是瞧不起在座的青年才俊,还是觉得本宫诗会办的不好?” 

 城内, 

 “是啊,和老夫猜测一样,只是不知,这些人从何处而来?” 

 “驾,驾!” 

 “是,公公。” 

 “吴城急报,六百里加急,” 

 而城头阁楼上,恰巧南城兵马司同知付元诚,今日巡检至此,和城门守将韩令叙了话,城下的动静,是瞧得一清二楚,同时也在疑惑,这些传令的兵丁,看样子,不像是王子腾的人?“韩将军,你仔细瞧瞧,这两波人,有何不同?” 

 “驾,驾,六百里加急,闪开。” 

 “柳千户,宫中急报,吴城六百里加急,马指挥史就在楼外等候。” 

 也不知谁大喊一声,台下众人纷纷高呼,把刚刚紧张的气氛,吹得飘散一些,只是宋王世子能写出这些,张瑾瑜是真的不信,说不得哪个文人借故给世子的佳作,不过这露脸的事,还真是好,却不知宫怀玉摆了摆手,把目光看向郑王世子周正白,此人才是正主,“正白兄,都这个时候了,还安稳的坐着,一首诗可不成,要不,正白兄也凑上一首可好?” 

 雪花飞舞入旧部,便知江南春暖意。 

 “回大人,末将刚刚瞧了瞧,应该不是一地的事,先来的人,明显是府军兵丁送来的,衣甲黯淡无光不说,还有一些褐色污渍,应该是拼杀过后的血迹干枯,留下印记,而后来的那些人,则是衣甲鲜明并未经过厮杀,所以才不急不慌。” 

 娘的,都不是省心的主,宫怀玉能认输,想来伏笔就在此处,早知道就不来凑热闹了, 

 “殿下放心,臣写好了,” 

 “会不会是王节帅的南下大军?” 

 也不等其他人再想,南王府世子郎林,随机而出,站在宫怀玉身边,对着众人和高位上两位公主一拜;“臣也有一首诗奉上,还是忆江南! 

 天上云光开玉府,中原定都是京城!” 

 “拿过来!” 

 威风犹在江南岸,思君报国在心中!” 

 眼见着屋门就在前面,冯千户不敢耽搁,前去敲门,三声过后,柳尘开了屋门,寻见是冯古来此,问道; 

 “闪开,闪开,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驾!” 

 一声叹息,竟然和郎林一同回了座位,留下周业文有些话,想说而不得说,只能堪堪回去落座,不过这一句托词,又把众人视线移到李潮生,和张瑾瑜身上, 

 “不会吧,这才刚走了几日,一来一回,时间上也不够啊,” 

 郎林也跟着读了一首诗,可是现在,连个叫好的人都不敢再出声,二人诗中所奏,皆有旧部一说,明显是靠着两府身后的众多兵权,二人站在一起,有些话不用说也是明白, 

 宫怀玉脸色一变,眼神闪着戾气,抬眼看了回来,冷笑一声;“这话从何说起,京城勋贵,还有文臣世家,就像是众位世子,进京上供,竟然组团而来,知道的,说是诸位略表孝心,不知道的,还以为诸位关内藩王府,进京逼宫的呢,听说诸位世子王府,钱财都已经放置的发霉了,多得无处可花,这心也大了许多,是也不是?” 

 付元诚拍了拍了韩令的臂膀,带着兵丁下了城头, 

 “有何要事?” 

 一路奔向内廷,自有皇城司的人在此等候,接了信使的急报,匆匆入了养心殿,此时的养心殿,云公公领着人在此留守,见到前院急步赶来的皇城司的人,脸色一凝,带人迎了过去,只见皇城司的百户,立刻跪在地上; 

 付元诚闻言,点点头, 

 “哈哈,如世兄所愿,本世子临时所写,就不上去献丑了,” 

 一听是急报,柳尘脸色一变,点点头,把屋门关上,进了包厢内间屋子,走到戴权身边,附耳道; 

 皇城司百户领命起身,疾步而去,看着手上的这些信件,云公公只得放入怀中,缇骑四处, 

 宫怀玉此时已经起身,走到中间大厅内,一抱拳,念叨;“殿下,臣先念,也是忆江南!旧部盘踞金陵城,意气风发入中原。 

 “也对,都是一些乱民,哪里打的过朝廷大军。” 

 “云公公,吴城六百里加急,” 

 清风徐来香盈袖,月下绫波意未央。” 

 “回陛下,不曾说,” 

 “回宫,另外派人去叫洛云侯,让他去宫里,顺带着,把保宁侯喊上,” 

 武皇想了想,既然是急报,定然出了大事,只是吴城那地方,能出何事? 

 “是,陛下,老奴这就去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