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苏崇何去何从(第2页)
既然说明了礼
数,有来有往,秦可卿怎会不知这些事,宝珠已经拿了一沓银票放在桌上,粗看之下竟有千两银票之多,
张天松此刻已经没有太多心思顾忌这些,行了道礼,
“既如此,老道谢过夫人,告辞,”
顺手拿起银票藏入衣袖,略带着心事告辞,转身离去,丝毫不拖泥带水,
屋门响动,
人就没了身影,宝珠瞧得奇怪,刚刚来的时候还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怎么才说了两句话,急匆匆就走了,
“夫人,那老道端是奇怪,来的时候趾高气昂,怎么这一走,显得极为急躁呢。”
“可能是着急回山,对了,那个秘药方子拿过来瞧瞧,”
“是,小姐,奴婢这就给您拿过来,”
宝珠走到桌前,把秘药的方子,还有木盒,一并拿过来放在小姐身前的桌上,
秦可卿拿过木盒,并无奇怪之处,道家的云土,好像也听过,极为难得,脸上也有些疑惑,想想刚刚说的话,并无不妥,为何这位老天师似有心事,还有这个方子,古朴的书册,翻开第一页,写着上清云香,龙虎山不传之秘,再翻一页,就是各种香料秘药配方,端是无比玄妙,
最后一页,则是保胎安神之方,桑寄生、菟丝子、川断、杜仲、熟地、黄芪‘老参’等,加之少许云土
秦可卿面色一喜,想起爹爹有藏书,专门介绍香料配方的书册,确有有所提及,配方大多数一样,只有这道门云土,甚是罕见,
“宝珠,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带着,去个人,把子香叫过来,一并去给老夫人请安,”
“是,奶奶。”
屋门又是一阵响动。
江南金陵城外,
运河东岸码头,虽已临近傍晚,却依然是繁华而忙碌的景色,金陵城缺粮,江南其他地方却不缺粮,所以从外地调运而来的货船,密集靠在岸边,船帆林立,停靠稳妥之后,众多苦力在那搬运着一袋袋粮食,往城内运送,
码头上,
依旧是街口的那个酒肆,还是二楼靠窗的位子,不过同样的座位,坐的不是之前的二人,反而是在东首的正位上,多了一位年轻的身影,桌子上摆满一桌的江南好菜,三人围坐在此,神情各异,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与凝重,
金陵知府贾雨村,身着一袭深色袍服,虽没有在衙门的官威和庄重,但那种从容的精明,怎么也掩饰不去,西面坐着的,乃是同知胡文玄,微微躬身陪着笑脸,正襟危坐,
至于东首主位上,
则是早已经下了船的监察使苏崇,青衫白衣,气质出尘,头上别着一支木簪,看似随意,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锋芒毕露,眼神里有着一丝思索,
竟然会是他们二人前来,其余人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啊,
扫了一眼四周,
都是往来客商习作在此,倒也不用担心他人窥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雨村率先开口,压低声音,问道;
“苏大人,此番您南下江南,想必对江南的局势略有了解,下官虽为金陵知府,但许些事,既不能说,又不能做,还望苏大人海涵,”
凡事先认错,贾雨村沉浮官场至今,起起伏伏十余载,如今也察觉江南在变之际,明暂保身为上,
似有意动,身侧的胡文玄也附和道,
“是啊,大人,我等为朝廷效命,许多事身不由己,下官现在在江北兼任挖矿职责,就算是想帮苏大人,也是力不从心啊,”
像是推脱,又像是诉苦,
苏崇面容微笑,这算是给自己提个醒,还是想置身于外,江南金陵知府衙门,算得上江南知府之首了,岂是能那么好躲出去的,望着桌上的酒盅,独自满上,而后并未回答这些,反倒是夸赞今日菜品,
“二位大人勿要着急,今日来此,苏某感谢二位大人前来,都说江南菜品鲜味十足,果真不假,这一桌子菜做的甚好,色香味十足,本官借着二位大人的光,有口福了,”
“呃,苏大人客气,不过是一些江南寻常菜品,等苏大人到了金陵城,闲暇下来,下官请大人到衙门好好聚一聚,尝尝江南一道名菜,清蒸镜湖鲈鱼。”
贾雨村随着赔笑,拱了拱手,酒肆这些酒菜,不过是寻常之物,哪里比得上衙门里的菜品,既然大人喜欢,日后的往来也就有了借口,
“哈哈,好,本官就先谢谢贾大人了,但还有一事,本官在京城有些听不明白,朝廷国策为何在江南处处受制,那新北大堤到底如何决口的?”
这一问,
立刻就把二人问住,
贾雨村心底幽幽一叹,果真如自己事先猜测一样,苏大人来江南,应该也是为了此事,江南不大,但上下牵扯众多,除非如洛云侯一般,换其他人,谁又能有一番作为,苦笑一声,回道;
“大人,想必您在京城,江南之事早已经有所耳闻,这改田为桑一事,实乃朝廷大计,关乎我朝兴衰荣辱,也为朝廷多一些税银,可推行起来困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