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097章 武皇终归下令(第2页)

“案子既然清晰,那就要顺藤摸瓜,既然你说一查便知,那就暗地里查一查,漕运那边,着皇城司的人,把账册带回京城,至于江南的事,让江南指挥使,杜一甫,呈递吧,你也把心思,放在江北玉矿案子上,看看那些玉石,到底去了哪里,当朕是摆设不成?”

“臣惶恐!”

宋振急忙跪倒在地,

“臣已经把此事上报内阁,内阁那边,已经下令彻查,漕运衙门的账目,会送回京城清查,江南的税田,也好查证,但陛下,若是查实,那些已经被侵吞的田亩,又当如何处置,

尚有江北玉矿一案,其中多数用度,入了长乐宫的账册,又该如何去查?”

宋振既然敢说,也敢去查,可最后落得查证之后,还能不能继续审下去,

“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武皇眼神一凝,宋振忍住心中惊慌,沉声道;

“陛下,臣听闻,京城百官有不少人,喜欢玉石古玩,而且不少百官,不知从哪里购买上好温玉,恰好,臣知晓,江南来的一船玉石,可是运进了内务府,若是想知道玉石去处,必然会查到内务府头上,若是这些人咬死,玉石送进长乐宫为太上皇所用,臣又当如何,”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就连戴权,都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刑部尚书,这还是那个寡言少语的人吗。

“还有,江南一案,无非是起因内阁之策,为的就是银子,但偏偏江南那边,已经被那些勋贵世家,士绅豪强吃了大半,改田为桑,只能从百姓手里抢夺,所以才会酿出此祸端,让朝廷之策,霍乱江南,臣斗胆问,这些人,又当如何。”

江南士绅,都是依附朝中勋贵世家,尤其是甄家,还有四王八公亲族,若是那四位王爷也参与其中,这些,又当如何?

殿内寂静,唯有宣德炉中香料燃烧的噼啪声,戴权怎会让他继续说下去,大喝一声,

“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攀咬,宋振,陛下让你去审案,没叫你去攀咬!”

宋振重重叩首,额头几乎贴到地面;

“陛下明鉴,臣所言,是否属实,一查便知,从元丰元年开始,江南各地勋贵世家,就开始肆无忌惮,臣这里,有庄大人和景大人,分别递上的账册,和核查田亩数目,

臣核实过,全部是真的,所以臣非不欲追究,而是困难重重,自臣接手此案,不说朝中众臣,就是几位王爷,还有洛云侯等人,都在明里,暗里施压,没有牵扯其中的,都在看着笑话,牵扯其中的,也多有法不责众想法,臣既不是内阁阁臣,又不是威望名臣,贸然掀起大案,恐引起朝局动荡。”

宋振一时间,老泪纵横,身子抽搐,悲从心起,武皇起身,缓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大日临空,神情阴晴不定,终于是走到这一步了,江北的案子若是查,长乐宫那边,还不知如何反应,朕还没准备好,或者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江南那边,若是不查,织造局还有田税,怕是无法填补朝廷亏空,此番平乱,国库吃紧,若是再有一次叛乱,户部就拿不出银子了,若是掀起大案清查,勋贵那些人,还是要牵扯太上皇的,江南甄家,甄老太妃,江山社稷,就是被这些人,动摇根基的,

看来,是时候有所准备了,洛云侯的兵马,还有京营的精锐,又当如何入京呢,

“宋爱卿,”

武皇背对着宋振,声音低沉,

“你在刑部多年,一向刚正不阿,朕命你主审此案,便是信得过你的能力和品行,如今看来,这案子,还是你来审,既如此,今日,便让你入阁,明发朝堂,”

宋振起身,挺直脊背,

“陛下重托,臣万死辞!只是.”

犹豫片刻,一脸凝重,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做了一辈子官,京城里的事,就算全都不知,也敢看懂三分,

“臣恳请陛下,赐臣一道秘旨,许臣便宜行事,另陛下,让保宁侯和洛云侯小心行事。”

几乎是决然的话语,让武皇回身,凝视宋振良久,终于缓缓点头,

“好,朕准了,这道秘旨,朕稍后便着人送去你府上,不过,宋振,你要谨记,行事不可操之过急,务必小心行事,证据要有备份,朕听闻,你府上尚有一幼子,寻个机会,悄悄送回老家,抹了行踪。”

“谢陛下!”

宋振再次叩首,心中巨震,一股难以描述的豪情涌上心头,有了秘旨,这便是皇上首肯了,

“回吧,今日的事,万不可外传,”

“臣遵旨,”

恭敬地行了大礼,宋振这才缓缓退下,只留下戴权,心神不安的站在御书房内,心中辗转反侧,陛下举动,何等惊骇,禁军的人马,如今已经是明的,若是听宋大人所言,这洛云侯的兵马,难道要入京,想到洛云侯所部精锐,号称天下第一军,身子不由得颤抖,陛下难道下定决心了。

“陛下,有些事,是否要三思而行,禁军左右卫兵马,已经全部编练完成,加之右卫统领和孝成,从京南退下来的禁军精锐残部,编练完之后,乃是虎狼之师,老奴以为,以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