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098章 各自揣摩圣意
长公主府上,海棠依旧,肆意的花香,满园飘荡,无不诉说殿下之美。
明亮的内堂暖阁,主仆三人,都是愣在那,刚刚卫淑云所言,不光是胆大妄为,言语更是发人深省,一个小小秀才县令,竟会有这般见识,难道是国之栋梁,又一个名臣名留青史。
还是说,洛云侯的眼光,天下少有。
“都说天下社稷之言,不上邢堂,不管官位高低,人人都有谏言之权,此话虽然言语大胆,但不乏有些道理,或者说,此人敢说真话,就这样来京城,现在居住在何处?”
长公主已经收起了轻视之心,如此人才,又是文官一列,恐怕日后,又是一位明相,心底也起了爱才之心,
“回主子,此人和另一位徐县令,住在南街水桥边户部整改的院子里,听说是借了洛云侯的银子安家,二人来京,是吏部下了调任文书,二人暂且在六部给事中,挂着户部主事的官职,”
卫淑云也不明白,这样的调任,有些不合常理,毕竟县令的官,才做了一个月有余。
“哼,这就是明升暗降,地方官有实权,京官,看似光彩,可不出政绩,如何升迁,就不知洛云侯和南子显,如何补救了,另一位徐大人,可有出彩之地。”
既然有一人刚正不阿,另一位敢陪着,想来也不是简单之人,
“主子睿智,另一位徐东徐大人,当日并未出言,但脚步始终是陪在徐长文左右,不曾有过退让的意思,在江南呈写供词的时候,就是此人一字不落的记录,并且留下签名的。”
想来又是一位敢作为之人,
“嗯,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点不假,暂且看看,本宫总觉得此事并没完,不知三司会审,刑部尚书可曾判案子。”
周香雪放下茶盏,既然审问明了,后日就是太上皇寿宴,时间紧迫,应该早些结案为好,
“殿下,宋大人并未结案,而是说,太上皇寿宴过后,继续审查,以此为由,拖着案子延后,”
卫淑云想了想,回想昨日情报,传来的消息,宋大人只审不断,想来是有顾虑。
“哼,都说姜是老的辣,一点不假,拖着还算好的,你回了,让咱们的人,多注意鸿胪寺那边,总觉得几位王兄,不甘寂寞了,”
“是,主子,”
主仆二人,快速简短对话,都已察觉,事情有变,应该更加小心,待卫淑云告退后,长公主这才心中惆怅,今日不同于往日,越是看到几位王兄的实力,越是知道,自己的地位早已经不在,若不是当今圣上所出,只有三位皇子,这长公主的名号,怕是也没了,
想到宫里面的事,也不知太上皇的宫门,可曾进去过人,
“刘月,宫里可有消息?”
帘子处的刘月,一袭白色宫装,在外接了食盒,提着走了进来,靠近桌子后,打开食盒盖子,端出一碟碟菜品,和一碗白粥,
“主子,先用膳,这些事,都是后话,不说几位王爷,就连那些朝臣,也都是各自有自己的打算,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私心者,比比皆是,就连那洛云侯,不也是想着往自己一亩三分地,运送物资,当然,那些流民百姓也想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说起来也是好事。”
把一碗浓稠的白粥递了过去,而后满眼的心疼之色,
“宫里面,无非还是老样子,皇上一直在养心殿里面,足不出户,太上皇更是在长乐宫潜心修道,倒是听说今日,皇后娘娘召见了三位殿下,在坤宁宫摆宴席呢,”
吃着碗里的白粥,喝上一勺子软糯糕点,这味道,口齿留香,别有滋味,
“你说的啊,不无道理,这天下间,无非就是一个权字闹得,可是回头一看啊,那不曾争的,或许也能得此气运,郑王兄他们,苦心经营到最后,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太上皇看似修道,无非是掩人耳目,禁军那边,左右两卫军禁军,已经收编完毕,动作不可谓不小,罢了,咱们这些女流之辈,只能听之任之了。”
虽是这般说辞,可长公主眼中的精光,不曾丢过,
“是,主子,奴婢会盯着的,”
“那就好。”
洛云侯府,
张瑾瑜用完膳之后,给母亲请了安,而后在东云楼内,和两位夫人说了一些闲话,就被宫里的太监寻来,
“侯爷,侯爷,您赶紧的,陛下召见,可不能耽搁了,”
已经在屋里换上朝服的张瑾瑜,脸色颇为无奈,这一天天的,也没个安生时候,尤其是那些官员,没事不在家娇妻美妾搂着看戏,整天想着参别人一本,累不累,
“知道了,公公,今日不知陛下有何事问询。”
不管知不知道,先是问一句话稳妥,门外传旨的小黄门,急着直跺脚,眼见着侯爷不紧不慢的换着朝服,忍不住催促着,
“侯爷,不是杂家着急,而是皇上那边,催的急,您来之前,宋大人先是去了御书房,应该是为了昨日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