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107章 何大人的想法(第2页)

  “侯爷,今日领军去哪里巡视?”

  毕竟天气炎热,穿着铠甲更是酷热难耐,可京城都是青石板路,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

  却不知张瑾瑜神秘一笑,吩咐道;

  “这几日,康孟玉也会领兵前来,在午门巡视,而咱们也是在午门周围逛逛,所以说,禁军左右卫,恐怕也不会置之不理,这样,你可还记得午门外中央街区,不是有那么多酒肆茶馆和客栈,既如此,侯府全部包下,让弟兄们进去歇歇腿脚,大热天的,何必那么着急呢。”

  当然,包场的银子,还是要赊账的,至于给不给,还需要看看左右卫两位将军的态度,可宁边有些惊讶,侯爷这番举动,那不是太嚣张跋扈了吗,

  “侯爷,若是那些言官寻得机会,参侯爷一本,是不是不太好,毕竟那边的市坊,可是兵马司何大人管辖的,”

  也算是兵马司的脸面,昨日教坊司被屠戮,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今日侯爷再去那边,说不得引起误会,

  “就是因为何大人管辖的,咱们才能光明正大的去,再说了,本侯是拿银子包场的,可没说白吃白坐,那么热的天,总归是要歇歇的。”

  似乎并不在意,宁边若有所思,点点头;

  “是,侯爷,末将这就去安排。”

  不过片刻功夫,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整个侯府,随即,大批金甲精锐士卒,骑着马,开始涌出洛云侯府,整整五千多重甲军,朝着京城午门而去,同样的,早已经接到暗卫消息的禁军左右卫,也已经开始动身,今日,禁军右卫大统领和孝成,以及左卫大统领易安信,已经分别带着兵马从东城禁军大营,分别带兵五千,去了午门前值守,内里,还有长乐宫的密令。

  就在京城风起云涌的时候,

  西城门处,已然有一个车队,气势汹汹的朝着城门而来,守城的校尉,猛然挺直腰杆,手握在刀柄上,目视前方,猜测是何人的车驾,

  烟尘中渐渐显露出黑色的洪流,五百名身着亮面黑甲,甲叶在日光照耀下泛着冷光,腰间长刀统一斜跨,马鞍左侧悬着臂弩,最让人震惊的,乃是五百骑兵整齐划一的行军节奏,听不到半点嘈杂之声,只有铁甲摩擦的细微声响在风中扩散。

  到了城门前,

  瞭望哨忽然大喊一声;

  “是西王府的旗号。”

  城门校尉也看到领队高举黑色旗帜,金线镶边绣成的一个“西”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喉头滚动,下意识挥手,示意放行,手指微微颤抖。

  等车队全部人马入京以后,直奔着西王府而去,留下城门守军,面面相觑,只有皇城司的人,骑着马匆匆离开,

  几乎是同一时刻,

  南城门也迎来另一支队伍,与西城门肃杀不同,南城外官道上,竟然有十几辆马车,拉着戏班子人等,走在最前面,吹拉弹唱,样样俱全,后面,则是南王府的车队,也是有五百甲士,骑着马护送,并且为首之人骑着白马,英俊潇洒,此人就是南王府世子朗云,不想,从江南转道而来,

  城头上,

  韩令面上有些诧异,

  “大人,这郎家如此招摇入城,乃是何意,”

  付云成此刻已经穿着官袍,站在城头上,把城下的事物,映入眼帘,摇了摇头;

  “不管这位世子如何招摇,入城为太上皇贺喜,怎么做都不为过,只不过南王未来,恐怕西王也不会来了,哎。”

  幽幽叹口气,时局至此,也是无奈,若是两位王爷回来,或许朝廷猜忌就少了,

  “是,大人,是末将多言了,”

  韩令嘴角抽搐,怕只有南城门处,还需要他和付大人一起在这盯着,也不知明日的寿宴,还能参加与否。

  就当两支王府车队,大张旗鼓的入了京城以后,这个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京城大街小巷。

  最先接到消息的,乃是兵马司指挥使何大人,从禁军大营意动,到京营和洛云侯大军调动,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另有今日两位王爷车队入京城,八方齐聚,祸不单行,

  “报,大人,午门外,已经有禁军士卒安营扎寨在午门西侧,说是防止有逆贼刺杀,”

  “报,大人,午门外,有禁军左右卫领兵驻扎在午门东侧,说是防止逆贼袭扰,”

  “报,大人,中央市坊北侧街道,已经被洛云侯控制,说是彻查昨夜逆贼的踪迹,”

  林林总总,不过一会的功夫,就有亲兵侍卫,再三禀告,就算何永熙再好的脾气,如何能忍,用手狠狠砸拍在案上,胡须气得发抖;

  “胡闹,简直是胡闹,他们想干什么,私自调兵,是想造反吗。”

  昨夜的事,他略有所知,但禁军一动,京城就怕陷入恐慌当中,围坐在屋内的,无非是几位兵马司同知,左安和,吴士起,宋伯珍和南文仪,只有付元诚,还在南城门处盯着,

  几位同知,全部眼观鼻,鼻观心静坐在那,好似不为所动,这一点,更让何永熙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