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109章 街口市坊风波


 
  随着临近寿宴,

  京城里面愈发的显得焦躁不安。

  张瑾瑜赫然带着五千精锐,从东侧的街口,入了市坊北段,此刻,街上早已经没了百姓的身影,就连那些小商小贩,也都躲了起来,换了地方,只有那些开店的店家,掌柜的领着伙计,全部站在门前等候。

  几乎是张瑾瑜带兵来的瞬间,不管是不是酒肆茶馆,每一间屋子,都进去不少甲士,直到正对午门的街口拐角的茶馆,张瑾瑜带着亲兵,就坐了进去,宁边吆喝一声,

  “店家,上好茶,另给弟兄们备上茶水。”

  “来喽,各位爷,里面请。”

  掌柜的早就在堂内候着,听见来人领头的将军喊话,哪里敢不答应,堂内小二和伙计,就开始忙活起来。

  这一动,也就在东边的街道上,西侧街面上,则是并无声响,不少百姓,挤在一块,纷纷伸头看去,瞧着热闹,也就是在这个空档,身后忽然闹起了动静,兵马司三千重甲军,不知道从何处涌来,前头几名校尉,更是挥舞马鞭,喝骂道;

  “都闪开,闪开,”

  后面,南文仪领着大军,也匆匆赶到了街口,四下观望,对面的茶馆,已经坐满了侯府士卒,不得已,看向街口西面的街道,

  “来人啊,都去酒楼,茶馆里面歇歇,”

  “是,大人。”

  也不等南大人再多言,身边的偏将和校尉,立刻领命,也不管周围看热闹的百姓,和酒肆中用膳的食客,全都被冲进来的兵丁撵走,但凡有一个不愿意的,换来的就是拳脚相加,一时间,西街上,尽是百姓哀嚎声。

  这动静,显然是传到了东街上,张瑾瑜正临窗而坐,一身短打劲装,手持折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目光却透过窗棂望向街对面,楼外的槐树荫下,士兵们三三两两地靠着树干,甲胄解了堆在一旁,露出被汗水浸透的短打,有人用草帽扇风,有人捧着粗瓷大碗牛饮,三千兵马沿着街道两侧铺开,虽无阵列却暗藏章法。

  “侯爷,这鬼天气怕是要把人烤化了。”

  副将赵武擦着额头的汗,将一碗冰镇酸梅汤放在桌上,这是从茶馆后厨那边抢来的,

  “禁军各部那边半点动静没有,会不会出什么岔子?”

  张瑾瑜呷了口酸梅汤,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却压不住眼底的锐利:

  “急什么,越是这时候越要沉住气,南文仪带的可是重甲军,三伏天穿着铁甲,比咱们更难熬。”

  折扇轻敲桌面,想到自己这边人马也穿着重甲,随即吩咐道;

  “让弟兄们轮流歇着,水要管够,盔甲脱了,别真热出人命来。”

  正坐在椅子上,品着茶点,虽说已经过了午后,可烈日当空,晒得地面滚烫,就算有风吹来,也是热浪翻腾,

  看着西边街面上的动静,张瑾瑜眯着眼,觉得有意思;

  “你们看看,都说兵马司的人,欺软怕硬,如今看来,果真如此,这驱赶百姓的举动,挺娴熟的,也不知到了战场,还有没有这般威风。”

  似是开玩笑,周围亲兵校尉,以及偏将,全都咧嘴一笑,有的人胆子大,高声回了一句,

  “侯爷莫怪,要是末将来说,一个冲锋,必然冲开这些人的阵势,怕不是到时候,哭爹喊娘的求饶。”

  “就是,侯爷,你看那几个兵痞,撵人的时候,手里可没闲着,那些用膳的食客,腰间的钱袋子,都给顺走了,显然是个老手,就怕去了京南,这手就怕没那么快了,哈哈。”

  还有的校尉,不怕事大,指了指西面,肆意嘲笑,引得周围将校,尽皆一笑。

  宁边倒是没有觉得,赶紧对着四周人瞪了几眼,笑声立刻小了许多,

  “侯爷,看样子是兵马司何大人的安排,这三千重甲军,可是何大人的心腹,虽说未见血,但是城南一战,三千人马冲入战场,无一人掉队,血性还是有的。”

  此刻张瑾瑜,也点了点头,手上的茶碗,泛着碧绿的清香,这间茶馆,竟然还有雨前龙井,倒是小瞧了,

  “血性是有,但就这般色厉内敛,欺压良善的性子不改,就不会有大的出息,一战而定,若是一战未定,空有血性,也是付诸东流。”

  仅仅瞧上两眼之后,就把目光看向午门前不远处,禁军各部人马,已经堪堪到了午门前,西边,康孟玉领着五千人马,已经分批屹立在西侧宫墙下面,好歹有些屋檐遮挡,剩下一半人马,已经挪移到了西侧市坊当中避暑。

  倒是东侧一边,左右两卫禁军人马已经到来,但是日头挂在西侧,明亮的阳光照射,谁能不热,许是知道酷热难耐,只有左卫兵马五千人,躲在宫墙下面,剩下右卫五千兵马,则是冲到市坊另一侧,占据一个街道,轮换着值守。

  就这样,午门前聚集四方人马,全都挤在市坊当中,百姓怨声载道。

  可就是这样的诡异气氛,一直延续到夕阳西沉的时候,